9.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1中的示數(shù)為2.80N
(2)如圖2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若用F表示兩個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則可以判斷甲(填“甲”或“乙”)同學的實驗結果是符合事實的.

分析 確定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從而讀出彈簧秤的讀數(shù).
該實驗中F是由平行四邊形法則得出的合力,而F′是通過實際實驗得出的,故F′應與OA在同一直線上,由于誤差的存在,F(xiàn)和F′會有一定的夾角;

解答 解:(1)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每1N被分成10格,則1格就等于0.1N,所以示數(shù)為2.80N.
(2)由于誤差的存在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可以與橡皮條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結點的拉力即F′與橡皮條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線上,F(xiàn)1和F2的合力理論值一定在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故甲符合實驗事實.
故答案為:(1)2.80
(2)甲

點評 在解決實驗問題時,一定先要通過分析題意找出實驗的原理,通過原理即可分析實驗中的方法及誤差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F=ma及其變形公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由F=ma可知,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rac{F}{a}$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rac{F}{m}$可知,物體的加速度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質量成反比
D.由F=ma可知,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由物體的加速度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半徑彈力彈力為r、質量為m的重球用長度等于r的繩子掛在豎直的光滑墻壁A處(如圖),則繩子的拉力和墻壁的彈力分別為( 。
A.$\frac{2\sqrt{3}}{3}$mg,$\frac{\sqrt{3}}{3}$mgB.$\frac{\sqrt{3}}{3}$mg,$\frac{2\sqrt{3}}{3}$mgC.$\frac{\sqrt{3}}{2}$mg,$\frac{\sqrt{3}}{3}$mgD.2mg,$\sqrt{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酒后駕駛會導致許多安全隱患,是因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變長,反應時間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表中“思考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是指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的距離(假設汽車制動時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表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速度
(m/s)
思考距離/m制動距離/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x
2512.525.054.266.7
A.表中x為66.7
B.駕駛員酒后反應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多1.5s
C.汽車制動時,加速度大小為7.5m/s2
D.若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時,發(fā)現(xiàn)前方40m處有險情,酒后駕駛能安全停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測定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中A為滑塊,B和C處是鉤碼,不計繩和滑輪的質量及它們之間的摩擦.實驗中該同學保持在B和C處鉤碼總個數(shù)不變的條件下,改變C處鉤碼個數(shù),測出C處不同個數(shù)鉤碼的總質量m及對應的加速度a,然后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該同學手中有電火花計時器、紙帶、10個質量均為100克的鉤碼、滑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細線,為了完成本實驗,得到所要測量的物理量,還需要C     
A.秒表     B.天平     C.毫米刻度尺     D.彈簧測力計
(2)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該同學以C處鉤碼的總質量為橫軸,以加速度a為縱軸,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圖線,可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物體放在地面上,人用力將豎直向上提起離開地面的瞬間,一定是(  )
A.人對物體的力大于物體對人的力B.人對物體的力等于物體對人的力
C.人對物體的力大于物體所受的重力D.人對物體的力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走路時沒有慣性,被絆倒時有慣性
B.物體的慣性是指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才表現(xiàn)出來的保持原來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
C.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運動狀態(tài)和是否受力無關
D.物體受力大時慣性大,受力小時慣性小,不受力作用時無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兩個半徑相同的半圓形軌道分別豎直放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軌道兩端在同一高度上,軌道是光滑的.兩個相同的帶正電小球同球從兩軌道左端最高點由靜止釋放,M、N為軌道的最低點,則( 。
A.兩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的速度vM=vN
B.兩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M>FN
C.小球第一次到達M點的時間大于小球第一次到達N點的時間
D.在磁場中小球能到達軌道的另一端,在電場中小球不能到達軌道的另一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1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每個物體重G=10N,設兩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均為2.5N.若對A施加一個由零均勻增大到6N的水平推力F,求A所受的摩擦力F1隨推力F變化的情況請在圖2中作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