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如圖所示,在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內存在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在磁場的右邊界處有一屏MN與之相切,今讓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平行于MN正對圓心O射入,最后恰好打在切點P上,現(xiàn)改變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再次讓粒子從原位置以原速率射入,結果打在屏上的點向上側移了$\sqrt{3}$R,打在了Q點上,粒子重力不計,則后來的磁感應強度與原來磁感應強度的比為(  )
A.tan45°B.tan53°C.tan37°D.tan15°

分析 先根據(jù)題意作出粒子運動的軌跡,找出圓心,確定圓心角,根據(jù)幾何關系求出粒子運動的半徑與R的關系,再根據(jù)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讓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平行于MN正對圓心O射入,最后恰好打在切點P上,則粒子偏轉的角度是90°,粒子的半徑:r1=R     ①
改變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再次讓粒子從原位置以原速率射入,粒子射出磁場從C點射出后做勻速直線運動,結果打在屏上的Q點,由題意,Q到P的距離為$\sqrt{3}$R,如圖.
分別做過入射點A和出射點C的切線,交于O′點,如圖,則由幾何關系可得

∠CO′A=∠OQP
由于:OP=R,$PQ=\sqrt{3}R$
所以:$tanθ=\frac{OP}{PQ}=\frac{R}{\sqrt{3}R}=\frac{\sqrt{3}}{3}$
所以:θ=30°
所以粒子的半徑r2:$\frac{R}{{r}_{2}}=tan\frac{θ}{2}=tan15°$    ②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得:$qvB=\frac{m{v}^{2}}{r}$
則:${r}_{1}=\frac{mv}{q{B}_{1}}$,${r}_{2}=\frac{mv}{q{B}_{2}}$  ③
聯(lián)立①②③得:B2=B1tan15°
故選:D

點評 本題是帶電粒子在磁場場中運動的問題,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要求同學們能畫出粒子運動的軌跡,結合幾何關系求解,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正方形金屬導線框,質量為m,邊長為L,總電阻為R.從距勻強磁場B上沿H高處靜止釋放,已知(h>H>L).穿過磁場時速度為V.
(1)進入磁場瞬間,加速度a是多少?
(2)整個過程中,導線框產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矩形線圈面積為S,匝數(shù)為N,線圈電阻為r,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繞OO′軸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外電路電阻為R.當線圈由圖示位置轉過90°的過程中.求:
(1)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q;
(2)電阻R上所產生的焦耳熱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一物體放在升降機底板上,隨同升降機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下運動,運動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與物體位移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其中O-S1過程的圖線為曲線,S1-S2過程的圖線為直線.根據(jù)該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O-S1過程中物體所受合力可能是恒力
B.S1-S2過程中物體可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O-S1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在增大
D.O-S2過程中物體的動能可能在不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用兩根絕緣細線掛著兩個質量相同的不帶電的小球A和B,此時,上、下細線受的力分別為TA、TB,如果使A帶正電,B帶負電,上、下細線受力分別為T′A,T′B,則(  )
A.TA<T′AB.TB>T′BC.TA=T′AD.TB<T′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fā)射,已知“嫦娥二號”繞月飛行軌道近似圓形,距離月球表面高度為H,飛行周期為T,月球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試求:
(1)月球的質量M;
(2)如果在月球表面做平拋運動實驗,物體拋出時離地面高度為h(h<R),水平位移為L,則物體拋出時初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為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在t=0時刻物體的位移為零.根據(jù)圖線做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在t=0到t=4s的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變
B.在t=0到t=4s的時間內物體的運動方向不變
C.在t=2s時,物體位移為零
D.在t=4s時,物體位移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測量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備有如下器材:
A.干電池E(電動勢約為1.5 V,內電阻約為1Ω)
B.電流表A(量程為0.6 A,內阻約為0.1Ω)
C.電流表G(滿偏電流為3mA,內阻RG=10Ω)
D.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20Ω,額定電流2 A)
E.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2000Ω,額定電流1 A)
F.定值電阻R0=990Ω
G.開關和導線若干

(1)某同學為了完成實驗,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參考電路,其中合理的是乙(填“甲”或“乙”).
(2)為了能方便準確地進行測量,其中應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是R1(填“R1”或“R2”).
(3)如圖丙所示,是某位同學根據(jù)他所設計的實驗測得的六組數(shù)據(jù)在I1-I2圖象上所指出的點(I1為電流表G的示數(shù),I2為電流表A的示數(shù)),請你在圖上畫出圖線,并由圖線求出電池的電動勢E=1.48V,內電阻r=0.81Ω.(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利用重錘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為進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用到如下器材:鐵架臺(也可利用桌邊),重錘,電磁打點計時器以及復寫紙、紙帶,低壓交流電源,天平,導線,電鍵.缺少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刂亓铀俣萭=9.80m/s2,測出所用重物的質量m=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選連續(xù)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點,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7.62J(結果取3位有效數(shù)字),動能的增加量為7.56 J(結果取3位有效數(shù)字)
(3)如果以$\frac{{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frac{{v}^{2}}{2}$-h圖線是一條直線,該線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