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為100N,在于水平方向成α=37°拉力F=10N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A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

分析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jù)y軸方向合力為零,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先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再求出摩擦力.

解答 解: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建立直角坐標系.由平衡條件得:
豎直方向:Fsinα=10×0.6N=6N…①
支持力為:N=mg-Fsinα=100-6N=94N…②
若物體滑動,則地面對物體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N=0.1×94N=9.4N
而Fcos37°=10×0.8N=8N<9.4N,故物體不會運動,故為靜摩擦力,大小為:f′=8N
答:地面對物體摩擦力的大小為8N.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為平衡狀態(tài),運用正交分解法時,在x軸和y軸方向上的合力都為零.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有兩根長均為L、質(zhì)量均為m的細導(dǎo)體棒a、b,其中a被水平放置在傾角為45°的絕緣光滑斜面上,b被水平固定在斜面的右側(cè),且與a在同一水平面上,a、b相互平行.當(dāng)兩細棒中均通以大小為I的同向電流時,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靜止.則b的電流在a處產(chǎn)生的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小為$\frac{mg}{IL}$,若使b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a將沿斜面下移(選填“沿斜面上移”、“沿斜面下移”或“仍保持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單位中屬于國際基本單位的是( 。
A.安培B.C.特斯拉D.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兩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之比為ω1:ω2=1:2,則它們的軌道半徑之比R1:R2=$\root{3}{4}:1$.若其中一顆衛(wèi)星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軌道半徑緩慢減小,則該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將增大(填“減小”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在傾角為θ=37°的足夠長的固定斜面底端,一小物塊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一段時間后返回到出發(fā)點.若物塊上滑所用時間t1和下滑所用時間t2的大小關(guān)系滿足t1:t2=1:$\sqrt{2}$,取g=10m/s2,sin37°=0.6,cos37°=0.8,試求:
(1)上滑加速度a1與下滑加速度a2的大小之比;
(2)物塊和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若斜面傾角變?yōu)?0°,并改變斜面粗糙程度,小物塊上滑的同時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物塊上,發(fā)現(xiàn)物塊勻減速上滑過程中加速度與推力大小無關(guān),求此時加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我們利用了“控制變量法”.當(dāng)保持外力不變的情況下,由實驗得出a-$\frac{1}{m}$圖象是通過原點的一條直線,這說明(  )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與質(zhì)量成正比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與質(zhì)量成反比
C.物體的質(zhì)量與加速度大小成正比D.物體的質(zhì)量與加速度大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磁感線越密,該處磁感應(yīng)強度越大
B.磁感線越疏,該處磁感應(yīng)強度越大
C.鐵屑在磁場中顯示的就是磁感線
D.穿過某線圈的磁通量為零說明該處磁感應(yīng)強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小組的同學(xué)用如圖裝置做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測量小車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這種科學(xué)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實驗中用木塊將長木板右端支起來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當(dāng)小車的質(zhì)量M與鉤碼的質(zhì)量m的大小關(guān)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帶電粒子在周期性變化的電場中作直線運動,一個周期內(nèi)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該質(zhì)點的位移s(從t=0開始)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可能是下圖中的哪一個?(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