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重20N的物體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體,F(xiàn)與水平面成30°角,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認為等于滑動摩擦力,則( 。
A.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為24NB.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12N
C.物體所受的合力為5ND.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

分析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圖,運用正交分解法,由平衡條件求解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根據(jù)F水平方向的分力與最大靜摩擦力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能否運動,再確定合力.

解答 解:A、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由豎直方向力平衡則有:N=G+Fsin30°=20N+8×0.5N=24N,則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24N.故A正確.
B、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m=μN=0.5×24N=12N.F的水平方向分力大小為F'=Fcos30°=4$\sqrt{3}$N<fm,所以物體沒能被推動,保持靜止狀態(tài),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f=Fcos30°=4$\sqrt{3}$N.故B錯誤.
C、D由上分析可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合力為零.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解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豎直方向力平衡,求出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再求解最大靜摩擦力,確定物體的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列沿著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a)所示,E、F、G、H是介質(zhì)中的四個質(zhì)點.則圖(b)是E、F、G、H中哪一個質(zhì)點的振動圖象( 。
A.E點B.F點C.G點D.H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A、B兩小球由繞過輕質(zhì)定滑輪的細線相連,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兩小球在豎直方向上通過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手控制住A,并使細線剛剛拉直但無拉力作用,并保證滑輪左側(cè)細線豎直、右側(cè)細線與斜面平行.已知A的質(zhì)量為4m,B、C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開始時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釋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時,C恰好離開地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斜面傾角α=30°
B.A獲得的最大速度為g$\sqrt{\frac{2m}{5k}}$
C.C剛離開地面時,B的加速度為零
D.從釋放A到C剛離開地面的過程中,A、B兩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火車8點42分到站”是指時間B.“最后3秒”是指時刻
C.出租車收費是按位移計費D.加速度是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輕繩AO和BO共同吊起質(zhì)量為m的重物.AO與BO垂直,BO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OC連接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求:
(1)AO所受的拉力F1的大小;
(2)BO所受的拉力F2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B.氣體的溫度升高時,壓強一定增大
C.若兩分子間距離減小,則分子間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物體內(nèi)每個分子的動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分別為E和r,A、B為兩盞相同的電燈,當變阻器的觸頭P向下移動時,下列情況中正確的是(  )
A.A燈變亮,B燈變亮B.A燈變亮,B燈變暗C.A燈變暗,B燈變亮D.A燈變暗,B燈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兩個相同的金屬小球(均可看做點電荷),所帶的電荷量分別為+5q和-q,相互間的庫侖力大小為F.現(xiàn)將它們相接觸后放回原處,則兩金屬小球間的庫侖力大小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frac{4}{5}$FB.$\frac{9}{5}$FC.FD.$\frac{1}{5}$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垂直紙面向內(nèi)的勻強磁場,一根輕繩固定于場內(nèi)的O點,繩的末端栓一絕緣帶電小球.已知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繩長為L,小球帶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讓小球在圖示的豎直平面呃逆擺動,繩與豎直方向的作答偏角為θ.若擺球能正常擺動,求擺球從右向左運動與從左向右運動經(jīng)過最低點時,繩子的拉力之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