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蛋白質工程中,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子設計的根據(jù)是( )
A. 人們對蛋白質功能的特定需求 B. 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
C. 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D. 基因中脫氧核苷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的區(qū)別是( )
A. 基因工程需對基因進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質工程不對基因進行操作
B. 基因工程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蛋白質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質
C.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質工程是細胞水平(或性狀水平)的操作
D. 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質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在細胞整體水平上定向改變遺傳物質 B. 在細胞器水平上定向改變遺傳物質
C. 在細胞器水平上定向改變細胞核的遺傳物質 D. 在細胞整體水平上獲得細胞產(chǎn)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韌皮部細胞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用韌皮部細胞進行組織培養(yǎng)可以形成愈傷組織,下列敘述錯誤是( )
A.該愈傷組織是細胞經(jīng)過脫分化和細胞分裂形成的
B.該愈傷組織的細胞沒有全能性
C.該愈傷組織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細胞組成
D.該愈傷組織可以形成具有生根發(fā)芽能力的胚狀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培養(yǎng)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yǎng)和調節(jié)滲透壓
B. 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通過調節(jié)營養(yǎng)物質的配比可以實現(xiàn)器官發(fā)生和形態(tài)構建
C. 離體器官或組織細胞都需在光下才能形成愈傷組織
D. 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細胞經(jīng)培養(yǎng)獲得的愈傷組織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術的是( )
A.蘭花的莖尖組織培育成蘭花幼苗
B.水稻種子萌發(fā)并長成新個體
C.扦插的葡萄枝長成新個體
D.柳樹芽發(fā)育成枝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愈傷組織分化過程中 , 當培養(yǎng)基中細胞分裂素 / 生長素的比值較低時 , 誘導分化的器官是 ( )
A. 根 B. 芽 C. 葉 D. 胚性細胞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把天竺葵和香茅草的原生質體進行誘導融合,培育出的驅蚊草含有一種能驅蚊且對人體無害的香茅酫。下列關于驅蚊草培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驅蚊草的培育屬于細胞工程育種,其優(yōu)點是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B. 可根據(jù)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的差異來鑒定雜種細胞
C. 驅蚊草的培育過程是植物體細胞雜交,無愈傷組織和試管苗形成
D. 驅蚊草不能通過天竺葵和香茅草雜交而獲得,因為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原理及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植物細胞經(jīng)去除細胞壁后形成原生質層,該結構會因為吸水過多而被漲破
B. 纖維素酶、果膠酶、蛋白酶均能破壞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和細胞膜
C.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經(jīng)復制后的兩個基因的分離
D. 植物的向光性不能說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細胞工程的應用不包括( )
A. 培育番茄一馬鈴薯植株 B. 制作人工種子
C. 人參皂甙的工廠化生產(chǎn) D. 培育高產(chǎn)青霉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