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 kJ/(m2·a)],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A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
B. 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5.625%
C. 該生態(tài)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9.6×104 kJ/(m2·a)
D. 捕食關系一般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食物網如圖所示。如果能量傳遞效率為10%,各條食物鏈傳遞到庚的能量相等,則庚同化1kJ的能量,丙需同化多少能量( )
A.550kJ B.500kJ C.400kJ D.10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態(tài)系統中的四種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a→b→c→d,通過測定得到這四種生物A.B.C.d所含的有機物總量分別為M1、M2、M3、M4。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M1一定不是a種群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B.若M1<5M2,則生態(tài)系統穩(wěn)態(tài)可能遭到破壞
C.在數值上,M4應比M3小
D.若b大量增加,一般會導致a減少c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凝血過程中凝血酶原與凝血因子結合后,轉變?yōu)橛谢钚缘哪,而凝血酶的產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與凝血因子的結合。下列哪項調節(jié)過程的機制與此最為相似( )
A.寒冷時,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抑制促甲狀腺激素分泌
B.臨近排卵時,雌激素濃度升高,促進促性腺激素分泌
C.進餐后,胰島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濃度下降
D.生態(tài)系統中,捕食者數量增加,使被捕食者數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深5cm左右)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的分解作用,對土壤處理情況見下表。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
土壤處理 | 滅菌 | 不滅菌 | 滅菌 | 不滅菌 |
干燥程度 | 濕潤 | 濕潤 | 較干燥 | 較干燥 |
A.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B.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是否滅菌處理,實驗中的對照組是1和3
C.為了控制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作為實驗材料的落葉也應進行滅菌處理
D.預期結論是1、3組的落葉分解現象不明顯,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為部分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為我國北方某地20年間CO2濃度變化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成分A在碳循環(huán)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氣中的CO2
B.圖甲中缺少A→CO2的過程,圖甲中D為分解者
C.每年的冬季CO2濃度變化,從碳循環(huán)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圖甲中①過程大大減少,并且⑥過程增加
D.植樹造林和開發(fā)新能源是解決溫室效應的良好舉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一塊牧草地上播種雜草形成雜草地后,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
B.在一塊牧草地上通過管理除去雜草提高牧草的產量后,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
C.在一塊牧草地上栽種喬木形成樹林后,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下降
D.一塊棄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家在研究脫落酸的生理作用時,做了如下實驗: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葉片留下葉柄(如圖所示),并在切口A.B處分別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將所有處理的材料插在培養(yǎng)皿的濕砂中,24小時后,定期用鑷子輕碰葉柄,觀察葉柄是否脫落,并記錄葉柄脫落時間。
(1)脫落酸是植物體內產生的一種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____(促進、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并____(促進、抑制)種子萌發(fā)。在調節(jié)種子萌發(fā)的生理效應上,脫落酸與赤霉素具有____關系。
(2)實驗中在A處滴加_______________溶液,B處滴加 。實驗進行4天后,觀察發(fā)現,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葉柄脫落。但改用等量乙烯利(具有與乙烯相同的生理效應)重復本實驗時,發(fā)現不需施加外力,葉柄可自然脫落。這說明在促進植物器官(葉片)脫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填“大于”或“小于”)脫落酸的作用。同時可以看出,在促進葉柄脫落這個效應上,乙烯與脫落酸具有____關系。
(3)為了研究乙烯與脫落酸在對葉柄脫落的復合影響,則至少需要設置____組實驗。
(4)在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過程中,除受激素調節(jié)和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外,在根本上是 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東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環(huán)境。2007年6月下旬以來,棲息在洞庭湖區(qū)400多萬畝湖洲地中的約20億只東方田鼠,隨水位上漲部分內遷。它們四處打洞,啃食莊稼,嚴重威脅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萬畝稻田。
(1)生態(tài)學家研究發(fā)現,東方田鼠種群是在圍湖造田期間遷入湖洲地的,遷入初期種群數量很少,一個月內隨著水稻和蘆葦等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而迅速增長。為研究東方田鼠種群數量的變化規(guī)律,生態(tài)學家構建了數學模型,其過程如下表。
①請?zhí)顚懕碇孝蚝廷罂瞻字幍膬热荨?/p>
構建數學模型的一般方法 | 構建東方田鼠種群增長模型的主要步驟 |
Ⅰ.觀察對象,搜集現實信息 | Ⅰ.東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強,在最初的一個月內, 種群數量每天增加1.47% |
Ⅱ.根據搜集到的現實信息, 用適當的 對事物的性質進行抽象表達 |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東方田鼠的 數量,t表示天數,λ表示倍數,N0表示最初的東方田鼠的數量) |
Ⅲ.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等, 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 Ⅲ. 跟蹤統計東方田鼠的數量,對所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條件是 。
(2)若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面積為400平方公里,某次調查時調查了2平方公里,第一次捕獲并標記了36只東方田鼠,第二次捕獲的東方田鼠中被標記的占18%,由此估算出東方田鼠的種群密度為 。若在調查期發(fā)現,有少數東方田鼠身上的標志掉了,那么該計算結果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偏小,無變化)
(3)喜食田鼠的臭鼬遇到危險時會用它那特殊的黑白體色警告敵人不要攻擊它,如果敵人靠得太近,臭鼬會低下來,豎起尾巴,用前爪跺地發(fā)出警告。如果這樣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會轉過身,向敵人噴出一種惡臭的液體,其強烈的臭味在約800米的范圍內都可以聞到,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了臭鼬傳遞信息類型是 。
(4)嶺南民間流傳“吃一鼠,當三雞”的說法,形容田鼠的營養(yǎng)價值比雞肉高。中醫(yī)指田鼠肉可入藥,有補虛扶正、補益氣血的功效。從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這個事實體現了田鼠具有 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態(tài)護坡是對斜坡或邊坡進行保護的一項綜合護坡技術。下圖為某種泥質海岸生態(tài)護坡的模式圖。據圖分析:
(1)在上圖的坡地生態(tài)系統中,人們在中低潮帶引種一些耐鹽的植物,在高潮帶和超高潮帶則種植一些相對耐干旱的植物,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異主要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2)人們通過對沙灘培土、引種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灘短期內出現物種比較豐富的坡地生物群落,從演替的類型分析,這屬于 ,該種演替所需時間相比于另一種群落演替方式更短,主要原因是該演替類型已具備 的條件。相比于引種之前,生活在該坡地的動物分層現象更加明顯,因為多樣的植物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 和 。
(3)若要調查沙氏變色蜥的種群數量,通常采用 法。若要調查該坡地生態(tài)系統的網蜘蛛等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 通常采用 法。若有昆蟲投網,網蜘蛛透過信號絲的振動便可聞訊而來取食,這種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作用是 。
(4)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沙氏變色蜥與地面草食動物的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