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實驗材料、實驗條件和觀察內容,請回答有關問題.
組別材料實驗條件觀察內容
A浸泡過的花生種子清水、蘇丹III染液、50%酒精溶液細胞中著色的小顆粒
B人口腔上皮細胞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人口腔上皮細胞健那綠染液線粒體的形態(tài)
D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解離液(含HCL、酒精)、0.3 g/mL蔗糖溶液、清水質壁分離及復原
(1)A組實驗中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組實驗中被染成綠色的部位是細胞核.
(3)C組實驗與B組實驗取材相同,但B組實驗要對材料進行水解,C組實驗不需要水解,只需對材料直接進行染色就能觀察到相應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健那綠是活性染料.
(4)D組實驗中,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質壁分離現(xiàn)象,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是解離液破壞了細胞的原生質層,細胞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5)黃豆是制作豆腐的原料,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檢測黃豆中是否含有蛋白質.
實驗原理: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材料:凈泡過的黃豆、清水、豆?jié){機、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試管、量筒、試管架、大小燒杯、滴管等.
步驟:①在豆?jié){機中加入浸泡過的黃豆和一定量的清水,研磨,倒出豆?jié){
②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豆?jié){
③向試管內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搖勻
④向試管內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搖勻
⑤觀察試管內的顏色變化
結果預測與分析:a若試管內出現(xiàn)紫色反應,則說明黃豆中含有蛋白質;
b若試管內不出現(xiàn)紫色反應,則說明黃豆中不含有蛋白質.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淀粉遇碘液變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觀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NA可以被吡羅紅染成紅色,脂肪需要使用蘇丹Ⅲ(蘇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3)觀察線粒體需要使用健那綠染色,健那綠是一種活性染色劑,對活細胞中的線粒體進行染色.
(4)發(fā)生質壁分離必須要有活性的細胞,解離液破壞細胞的原生質層,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
(5)檢測蛋白質可以使用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可以使蛋白質產生紫色.
雙縮脲試劑使用時需要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所以③向試管內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搖勻;④向試管內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搖勻.
a、如果出現(xiàn)紫色反應,說明含有蛋白質;b、如果不出現(xiàn)紫色反應,說明沒有蛋白質.
故答案為:(1)橘黃色  洗去浮色
(2)細胞核
(3)健那綠是活性染料(健那綠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色)
(4)解離液破壞了細胞的原生質層,細胞失去了選擇透過性(或解離液使細胞死亡)
(5)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③向試管內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搖勻;
④向試管內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搖勻
a、試管內出現(xiàn)紫色反應     b、試管內不出現(xiàn)紫色反應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以及實驗材料的選擇,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生物體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生物體中這樣的氨基酸約有20種
C.氨基酸應只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D.構成蛋白質、淀粉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具細胞結構的生物是( 。
A.大腸桿菌B.酵母菌C.噬菌體D.煙草花葉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人體內各類血細胞及淋巴細胞生成的途徑,a~f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請你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吞噬細胞和b都屬于免疫細胞
B.各類細胞來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細胞表達的基因不同
C.d既參與體液免疫過程,又參與細胞免疫過程
D.當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機體具有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主要與c和d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突觸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神經興奮傳遞的方向是向左(填“左”或“右”).
(2)圖中序號④⑤的名稱依次是突觸前膜、突觸后膜,突觸小泡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小泡
(3)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是②.(填序號)
(4)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①處細胞膜電位是外正內負,在神經纖維受刺激時,該處細胞膜電位是外負內正;
(5)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6)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方向是單向的,即由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到后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下面是人體某組織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人體劇烈運動時,B中的PH值會明顯小于7.35
B.當人剛吃過飯時,肝臟中B中的葡萄糖濃度大于C處
C.CO2擴散方向是C→B→A
D.圖中B、C、D的穩(wěn)定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必要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高倍鏡使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們只能用反光鏡把視野調亮或者調暗
B.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物像,即可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觀察
C.高倍鏡下不可以使用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
D.高倍鏡下細胞被放大了,擴大了觀察的視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①②③是三種因相應結構發(fā)生變化而產生變異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②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圖中過程①的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
(2)貓叫綜合征的變異類型與上述過程②相同,圖中過程③的變異類型為基因重組.
(3)青霉素高產菌株的獲得所依據(jù)的原理與過程①相同.
(4)地中海貧血患者具有明顯的區(qū)域待征,正常人(AA)易患瘧疾,而攜帶者(Aa)既不患貧血,又抗瘧疾,因此存活率明顯提高,這體現(xiàn)了變異的利與害取決于環(huán)境.在瘧疾的選擇下,基因a的頻率增加,說明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基因頻率.
(5)地中海貧血癥是基因突變造成的,為調查地中海貧血癥發(fā)病率,不正確的做法是
a.調查群體要足夠大
b.必須以家庭為單位逐個調查
c.要注意保護被調查人的隱私
d.不能再特定人群中調查,要隨機調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高一下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玉米個體發(fā)育的起點是

A.胚 B.種子 C.受精卵 D.受精極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