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控制灰色物質(zhì)合成,B控制黑色物質(zhì)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zhì)合成的關系如圖所示:[白色前體物質(zhì)]$\stackrel{基因Ⅰ}{→}$[有色物質(zhì)1]$\stackrel{基因Ⅱ}{→}$[有色物質(zhì)2]
(1)選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進行雜交,結(jié)果如下:
親本組合F1F2
實驗一甲×乙全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實驗二乙×丙全為黑鼠3黑鼠:1白鼠
①兩對基因(A/a和B/b)位于2對染色體上,小鼠乙的基因型為aabb
②實驗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3種基因型,灰鼠中雜合體占的比例為$\frac{8}{9}$
③圖中有色物質(zhì)1代表黑色物質(zhì),實驗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為aaBB、aaBb
(2)在純合灰鼠群體的后代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黃色雄鼠(。,讓丁與純合黑鼠雜交,結(jié)果如下:
親本組合F1F2
實驗三丁×純合黑鼠1黃鼠:1灰鼠F1黃鼠隨機交配:3黃鼠:1黑鼠
F1灰鼠隨機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據(jù)此推測:小鼠丁的黃色性狀是由A(A或B)突變產(chǎn)生的,該突變屬于顯性突變.
②為驗證上述推測,可用實驗三F1代的黃鼠與灰鼠雜交.若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黃鼠:灰鼠:黑鼠=2:1:1,則上述推測正確.

分析 分析上面的表格:實驗一的F2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鼠:黑鼠:白鼠=9:3:4,是“9:3:3:1”的變式,這說明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灰色,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基因型為A_bb和aabb時表現(xiàn)為白色,且F1的基因型為AaBb.
分析題文: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zhì)合成的關系為:[白色前體物質(zhì)]$\stackrel{基因Ⅰ}{→}$[有色物質(zhì)1]$\stackrel{基因Ⅱ}{→}$[有色物質(zhì)2],這說明物質(zhì)Ⅰ代表黑色物質(zhì),物質(zhì)Ⅱ代表灰色物質(zhì).
結(jié)合表格和題文可知:甲鼠的基因型為AABB,乙鼠的基因型為aabb,丙鼠的基因型為aaBB.

解答 解:(1)①實驗一的F2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鼠:黑鼠:白鼠=9:3:4,是“9:3:3:1”的變式,這說明兩對基因(A/a和B/b)位于2對染色體上,它們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由以上分析可知,小鼠乙的基因型為aabb.
②白鼠的基因型為A_bb和aabb,因此實驗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3種基因型,即AAbb、Aabb、aabb;灰鼠的基因型及比例為$\frac{1}{16}$AABB、$\frac{2}{16}$AABb、$\frac{2}{16}$AaBB、$\frac{4}{16}$AaBb,其中雜合體占的比例為$\frac{8}{9}$.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圖中有色物質(zhì)1代表黑色物質(zhì);實驗二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則F1的基因型為aaBb,因此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為aaBB、aaBb.
(2)①實驗三中丁與純合黑鼠(aaBB)雜交,后代有兩種性狀,說明丁為雜合子,且雜交后代中有灰色個體,說明新基因相對于A為顯性(本解析中用A1表示).結(jié)合F1、F2未出現(xiàn)白鼠可知,丁不含b基因,其基因型為A1ABB. 
②若推論正確,則F1中黃鼠基因型為A1aBB,灰鼠為AaBB.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1ABB:A1aBB:AaBB:aaBB=1:1:1:1,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黃:灰:黑=2:1:
故答案為:
(1)①2      aabb
②3          $\frac{8}{9}$
③黑         aaBB、aaBb
(2)①A       顯
②黃鼠:灰鼠:黑鼠=2:1:1

點評 本題結(jié)合圖標,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識記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能根據(jù)表中“9:3:4”是“9:3:3:1”的變式推斷親本的基因型及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關系,再結(jié)合題圖判斷出甲、乙和丙的基因型及物質(zhì)Ⅰ和物質(zhì)Ⅱ,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或類似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激素是能顯著影響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微量有機物

B.楊樹頂芽的快速生長需要側(cè)芽提供生長素

C.噴施生長素類似物可以;ū9荒苁杌ㄊ吖

D.密封貯藏導致水果中各種激素合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果蠅的灰體(E)對黑檀體(e)為顯性,回答有關問題:
(1)在沒有遷入遷出、突變和選擇等條件下,一個由純合果蠅組成的大種群個體間自由交配得到F1,F(xiàn)1中灰體果蠅8400只,黑檀體果蠅1600只.F1中e的基因頻率為40%,Ee的基因型頻率為48%.親代群體中灰體果蠅的百分比為60%.
(2)灰體純合果蠅與黑檀體果蠅雜交,在后代群體中出現(xiàn)了一只黑檀體果蠅.出現(xiàn)該黑檀體果蠅的原因可能是親本果蠅在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若用該黑檀體果蠅與基因型為EE的果蠅雜交,獲得F1;F1自由交配,觀察、統(tǒng)計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體:黑檀體=3:1,則為基因突變;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體:黑檀體=4:1,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注: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3)若該黑檀體果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該基因突變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碼信息)如圖所示.(注:起始密碼子為AUG,終止密碼子為UAA,UAG或UGA)

如圖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轉(zhuǎn)錄時,以乙鏈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堿基對缺失,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鏈含5個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染色后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不可能看到的細胞結(jié)構是(  )
A.綠色的葉綠體B.綠色的細胞核C.紅色的細胞質(zhì)D.藍色的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果蠅中灰身(B)與黑身(b),大翅脈(E)與小翅脈(e)是兩對相對性狀且獨立遺傳,灰身大翅脈的雌蠅與灰身小翅脈的雄蠅雜交,子代中有47只灰身大翅脈,49只灰身小翅脈,17只黑身大翅脈,15只黑身小翅脈.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親本中雌蠅的基因型是BbEe,雄蠅基因型是Bbee.果蠅體色和翅脈兩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子代中灰身大翅脈果蠅的基因型為BBEe、BbEe.
(2)現(xiàn)有一只灰身大翅脈雄性果蠅,請設計實驗鑒定這只果蠅的基因型.
實驗思路:取這只灰身大翅脈雄性果蠅與黑身小翅脈雌性果蠅雜交,統(tǒng)計子代不同種表現(xiàn)型個體的數(shù)量.
預期結(jié)果及分析:
A.若子代中全為灰身大翅脈果蠅,則說明該雄性果蠅的基因型為BBEE;
B.若子代中性狀分離比為1:1,則說明該雄性果蠅的基因型為BbEE或BBEe;
C.若子代中性狀分離比為1:1:1:1,則說明該雄性果蠅的基因型為BbEe.
(3)取基因型為BbEe的果蠅雌雄個體相互交配,若F2中黑身大翅脈的個體有60只,則理論上F2中雜合灰身大翅脈的果蠅約有160只.取F2中所有灰身小翅脈果蠅相同基因型雌雄個體之間雜交,則F3中果蠅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灰身小翅脈:黑身小翅脈=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為DNA分子平面結(jié)構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脫氧核糖,1、2、3結(jié)合在一起的結(jié)構叫脫氧核苷酸.
(2)若4表示鳥嘌呤,則3表示胞嘧啶(填寫中文名稱).
(3)DNA分子中3與4是通過氫鍵連接起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替可克肽(二十四肽促皮質(zhì)素),為人工合成的2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一條肽鏈)類藥物其分子式是C136H210N40O31S,其作用與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相同,可刺激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皮質(zhì)激素.(假若這些氨基酸都能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zhì).)
(1)不同種類的氨基酸是由于R基不同,構成生物體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約20種,根據(jù)能否在(人或動物)體內(nèi)合成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2)氨基酸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鍵,肽鍵的結(jié)構式為-CO-NH,替可克肽分子有23個肽鍵.
(3)組成替可克肽的氨基酸的R基團上共有16個氨基,3個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流程圖可表示連續(xù)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以下流程圖有錯誤的是( 。
A.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nèi)耳→聽覺神經(jīng)→大腦
B.外界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視覺神經(jīng)→視網(wǎng)膜→大腦
C.外界氣味→鼻粘膜→嗅細胞→嗅神經(jīng)→大腦
D.外界刺激→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自養(yǎng)生物與異養(yǎng)生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
A.能否進行光合作用
B.是否需要礦質(zhì)營養(yǎng)
C.是否能夠獨立生活
D.是否能將簡單的無機物轉(zhuǎn)化為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