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yǎng)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為“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培養(yǎng)→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消毒的原則是既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
B.在愈傷組織培養(yǎng)中加入秋水仙素,可獲得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
D.生根時,培養(yǎng)基通常生長素用量與細胞分裂素用量比例適中

分析 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要求無菌操作,以防止細菌感染,消毒時既要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盡量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植物細胞融合時必須先去除細胞壁,然后加入誘導劑才能促使細胞融合;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再分化過程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細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

解答 解:A、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要求無菌操作,以防止細菌感染,消毒時既要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盡量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A正確;
B、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中染色體數量加倍,可以誘導植物變異成多倍體植物,B正確;
C、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再分化過程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C正確;
D、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比例高,利于生根;細胞分裂素比例高,利于生芽,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及過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判斷能力,屬于中等難度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過程中,不屬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漿細胞分泌抗體到細胞外的過程
B.突觸小泡中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
C.分泌蛋白從胰腺的腺泡細胞到胞外的過程
D.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某濕地公園的平面圖(陰影部分表示公園).

(1)調查發(fā)現該濕地公園主要河道沿途有許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圖中黑點所示),則輸入該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迸一步調查發(fā)現,在輕度污染的條件下,公園中的物種豐富度有所增加,在此過程中,公園中群落演替的類型是次生演替.
(2)某研究小組從該濕地公園的四個不同地方選取水樣,用于培養(yǎng)菖蒲(公園中的一種濕地植物),并測定了實驗前后4處水樣(分別標號為A、B、C、D)中的相關數據,整理后如圖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氣量):

①實驗中的變量除BOD外,還有含氮無機鹽總量.
②推測有機物污染嚴重的是B水樣.
③實驗后4處水樣中的含氮無機鹽總量均下降到較低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含氮無機鹽)被菖蒲吸收.
④若需實地研究該濕地公園的污水處理能力,應分別對進水口(或“排污口”)和出水口(或“河道出水口”) 的水質進行監(jiān)測和分析.
(3)生態(tài)學家提醒:決不能因為該濕地公園具有污水處理能力而向公園大量排放污水,否則必將導致該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這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人的血清白蛋白(HSA)有許多作用,如對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抗體)有保護和穩(wěn)定的作用.如果免疫球蛋白缺少了這種保護,免疫力就會變得不穩(wěn)定,容易引起各種疾病,所以在臨床上需求量很大.白蛋白通常從人血中提取,產量受到限制.如果應用基因工程、克隆等技術,將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轉入奶牛細胞中,利用牛的乳汁生產血清白蛋白就成為可能.如圖是利用奶牛乳汁生產血清白蛋白的圖解,請根據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一般經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處理可以得到③.將②導入③最為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技術.
導入前,需要將②與奶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等調控組件重組在一起,這一步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稱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2)通過核移植技術能夠得到胚胎④,精、卵在體外受精時也能得到早期胚胎.在體外受精過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應主要包括透明帶反應和卵黃膜封閉作用.
(3)若需要迅速得到大量轉基因奶牛,可采用下列處理方法:將早期胚胎④處理后形成若干個胚胎⑤,此種方法稱胚胎分割.進行上述操作時,應選擇發(fā)育至桑椹胚或囊胚階段的胚胎進行操作,對后者操作時必須注意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中,甲是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相應組成元素的關系圖,乙是F2所對應的相應抗原的結構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注:該物質為一環(huán)狀肽.
(1)構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學元素中相同的是C H O
(2)寫出下列大分子化合物的名稱:⑦脂肪;⑨DNA.將⑨初步水解可得到脫氧核苷酸
(3)導致F1~Fn差別的原因是構成多肽的氨基酸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4)小分子C和D的最主要差別是前者含核糖,后者含脫氧核糖.
(5)乙圖化合物中含有0個游離的氨基,0個游離的羧基.
(6)組成乙圖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種,其中重復出現的R基是-CH3,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
(7)乙圖化合物含有7個肽鍵.
(8)Ⅱ框所示的R基所構成的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請回答下列與胚胎干細胞及其分化有關的問題:
(1)胚胎干細胞是從動物胚胎發(fā)育至囊胚期的內細胞團或胎兒的原始性腺細胞中分離得到的一類細胞.
(2)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細胞是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加入分化誘導因子,可誘導該種干細胞向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分化.
(3)在機體內,皮膚干細胞分化成皮膚細胞是機體細胞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4)某患者不能產生正常的白細胞,通過骨髓移植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骨髓移植的實質是將造血干細胞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試回答下列有關群落的問題:
(1)研究生物群落要以研究種群為基礎,在研究池塘群落時,主要研究該群落內種群數量(即群落的豐富度)、各種群之間的關系、群落演潛情況等方面的內容.
(2)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3)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森林植物的分層與對光的利用(光照強度)有關.而植物的垂直結構又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導致群落中的動物也具有分層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一定實驗條件下,測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圖甲中a曲線A點上下移動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溫度,C點時每小時合成的葡萄糖的量為30克;圖乙中細胞呼吸有關曲線的數據需在無光(或黑暗)條件下測量.
(2)由圖可知,40℃時,植物體不能(填“能”或“不能”)顯示生長現象;而5℃時的狀態(tài)可用圖甲中B(填“A、B”或“C”)點表示.
(3)用大棚種植蔬菜時,白天應控制光強為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溫度為25℃最佳.
(4)請在乙圖中畫出該植物的凈產量(CO2吸收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
(5)如果用如圖丙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且測量指標為裝置中O2含量的變化,則該裝置需要進行適當修改,具體修改措施是將小燒杯中的蒸餾水換成CO2緩沖液或碳酸氫鈉溶液,修改后該裝置測定的數據表示該實驗條件下光合作用的凈產量(氧氣釋放量);為使測得O2的變化量更精確,還應再設量對照裝置,該裝置的容器和小燒杯中應分別放入死的植物幼苗和CO2緩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人體某組織的各種液體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指出圖中字母所示名稱:b表示組織液;c表示血漿.
(2)以上b、c、d合稱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寫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式
(3)毛細血管壁細胞的具體內環(huán)境是組織液和血漿.b、c相比,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是C.
(4)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會引起圖中哪一部分的液體增多?[b]組織液,
(5)目前普遍認為,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