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分子說法正確的是( )

A. 磷脂和核苷酸的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B. 蛋白質在高溫作用下失活后,與雙縮脲試劑不再發(fā)生紫色反應

C. 蔗糖沒有還原性,但水解后的產(chǎn)物均具有還原性

D. 動植物多糖都是由多個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的,都能儲存能量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1、磷脂的組成元素是C、H、O、N、P,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含有C、H、ON、P元素.

2、蛋白質中含有肽鍵,雙縮脲試劑能與蛋白質中的肽鍵反應呈現(xiàn)紫色,因此可以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

3、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蔗糖是非還原糖,葡萄糖和果糖是還原糖.

4、淀粉、纖維素、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體,淀粉和糖原是儲存能量的物質,纖維素是細胞壁的組成成分,是結構物質.

解:A、磷脂和核苷酸的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A錯誤;

B、蛋白質高溫失活是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肽鍵沒有斷裂,因此可以與雙縮脲試劑呈現(xiàn)紫色反應,B錯誤;

C、蔗糖不具有還原性,但是水解場所葡萄糖和果糖都是還原糖,C正確;

D、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不能儲存能量,D錯誤.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場面積為140hm2,農場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280只,發(fā)現(xiàn)其中有2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

B.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100只/hm2

C.黑線姬鼠種群數(shù)量下降說明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D.植物→鼠→鷹這條食物鏈,第三營養(yǎng)級含能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膜在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的流動性使細胞膜具有識別外界信息的作用

B.細胞在分化過程中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會發(fā)生改變

C.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D.細胞膜上磷脂和膽固醇使細胞膜既有一定的流動性又比較堅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少生4億多人,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下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我國人口政策反映了人類種群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種群的一面

B.人口增長率比人口的年齡結構更加適合于對短期人口變化進行精確的計算

C.醫(yī)療水平的改善而導致的壽命延長,是我國實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時人口仍然保持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D.當一對夫妻平均生育兩個孩子時,我國人口總量就會保持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細胞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組成活細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細胞內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B. 氨基酸脫水縮合產(chǎn)生水,水中的H全部來自氨基

C. 激素可作為信息分子影響細胞的代謝活動,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質

D. 在人的一生中,細胞中的自由水/結合水的值逐漸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多肽,經(jīng)測定其分子式為C21HxOyN4S2(無二硫鍵).已知該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幾種作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 C3H6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多肽水解后形成3種氨基酸

B. 該多肽中氫原子數(shù)和氧原子數(shù)分別為325

C. 該多肽中有3個肽鍵

D. 該多肽不止1個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將樣本借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jīng)過選擇培養(yǎng)、鑒別等步驟獲得.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 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在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 ;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 ;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 ;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xiàn)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越高,與此相對應的( )

①目鏡越短 ②物鏡越短 ③目鏡越長 ④物鏡越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細胞在適宜條件時可無限增殖

B.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有明顯差別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