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 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探索歷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最初通過對現(xiàn)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為靜態(tài)的結構

C.流動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D.三層結構模型和流動鑲嵌模型都認為蛋白質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答案】D

【解析】脂溶性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說明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A項正確。羅伯特森認為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組成,而且是靜態(tài)的結構,B項正確。流動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項正確。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勻的、固定的,而流動鑲嵌模型認為蛋白質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D項錯誤。

時間

實例實驗

結論假說

19世紀末

脂溶性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

歐文頓認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0世紀初

將膜分離提純,并進行化學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1925年

紅細胞膜中脂質鋪展成單分子層后面積是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1959年

電鏡下細胞膜呈清晰的暗暗的三層結構

羅伯特森認為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1970年

人、鼠細胞雜交實驗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1972年

流動鑲嵌模型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流感病毒侵入人體時,有時可作用于紅細胞,使紅細胞成為靶細胞,導致體內產生紅細胞抗體,這種抗體也可對正常紅細胞發(fā)生作用,引起紅細胞裂解,稱為溶血性貧血

2美國有一免疫功能異常的兒童,不能接觸任何病原體,少量病菌亦可導致嚴重發(fā)病

3某人一吃海鮮就出現(xiàn)嚴重的腹瀉。它們依次屬于

過敏反應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為材料,經不同處理和染色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

B. 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

C. 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的線粒體

D. 經蘇丹III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物質循環(huán)指的是構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過程

B.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的

C.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不可分割,同時進行

D.物質循環(huán)特點是循環(huán)往復,具有全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體細胞中,T、G、CU四種堿基構成核苷酸的種類是( )

A. 4B. 5C. 6D.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四支試管中分雖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學物質和活性酵母細胞制備物,經一定時間的保溫后,能產生的 CO2的是( )

A. 葡萄糖+細胞膜已經破裂的細胞

B. 葡萄糖+線粒體

C. 丙酮酸+核糖體

D. 丙酮酸+內質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科學家薩姆納為“探索酶的本質”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下列哪項不是他的成就( )

A.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出脲酶 B.證明了酶的本質是蛋白質

C.證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 D.少數(shù)RNA也具催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是指 ( )

A. 細胞質和細胞壁的分離

B. 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分離

C. 細胞質和液泡膜的分離

D. 細胞質和細胞膜的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變形蟲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偽足,人體內白細胞能吞噬病毒,這些生理活動的完成都依賴于細胞膜的( )

A.選擇透過性 B.主動運輸

C.一定的流動性 D.保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