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肽酰轉移酶催化核糖體上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羧基間形成肽鍵.該酶對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對蛋白酶不敏感.下列關于肽酰轉移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肽酰轉移酶在核糖體上合成B.肽酰轉移酶在核糖體中起作用
C.肽酰轉移酶催化氨基酸脫水縮合D.肽酰轉移酶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RNA.
2、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氨基酸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肽鏈.
3、酶促反應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解答 解:A、肽酰轉移酶對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對蛋白酶不敏感,說明該酶的化學本質是RNA,不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A錯誤;
B、肽酰轉移酶催化核糖體上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羧基間形成肽鍵,而肽鍵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由此可見肽酰轉移酶在核糖體中起作用,B正確;
C、肽酰轉移酶催化核糖體上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羧基間形成肽鍵,由此可見肽酰轉移酶催化氨基酸脫水縮合,C正確;
D、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酶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酶的概念、特性、化學本質,掌握酶促反應的原理,能結合題干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學習了課本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后,想進一步探究酵母菌細胞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生等量CO2 時,哪種條件下消耗葡萄糖較少的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后密封(瓶中無氧氣),按圖裝置進行實驗.當測定甲、乙裝置中CaCO3 沉淀相等時,撤去裝置,將甲、乙兩錐形瓶溶液分別用濾菌膜過濾,除去酵母菌,得到濾液1和濾液2.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組的實驗變量是有無氧氣,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主要有溫度、pH、培養(yǎng)液量、培養(yǎng)液濃度等.
(2)甲圖中酵母菌產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
(3)利用提供的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質能通過)、濾液1和濾液2等,繼續(xù)完成探究實驗:
實驗步驟:
①將等量的濾液1和濾液2分別倒入兩側并標記;
②一段時間后觀察(兩側)液面的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如果A側液面上升,B側液面下降,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側液面下降,B側液面上升,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兩側液面高度相同,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模型作為一種認識手段和思維方式,是科學認識過程中抽象化與具體化的辯證統(tǒng)一.如圖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天氣驟變,某人在持續(xù)幾天咳嗽后發(fā)熱,經診斷是細菌感染引發(fā)了肺炎,用藥后得以康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組織中乳酸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的感覺在脊髓處形成
B.侵入人體的細菌通過一系列反應引起人體發(fā)高燒,人體新陳代謝發(fā)生變化
C.發(fā)熱到體溫恢復正常的過程中,人體的神經、體液和免疫系統(tǒng)參與了調節(jié),最終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
D.人的體溫相對穩(wěn)定是由位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以下關于生物變異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生物進化后一定會形成新的物種
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體產生了適應性的變異
D.基因突變是可遺傳的,染色體變異是不可遺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已知pUC質粒上攜帶有IacZ+基因的一段序列,編碼β-半乳糖苷酶的α肽.而宿主細胞含有IacZ+的突變基因,其產物無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但遇α肽,可發(fā)生α-互補作用,產生有活性的酶,使培養(yǎng)基中的無色物質X-Gal分解,菌落呈藍色;若將外源基因插入到質粒上IacZ+序列中,失去α-互補作用(注:宿主細胞菌落為白色).圖1為pUC質粒表達載體簡圖,小箭頭所指分別為限制性內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點,tctR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P為啟動子、T為終止子,ori為復制原點.圖2表示目的基因的兩端分別有EcoRI、BamHI在內的多種酶的酶切位點.為獲得目的菌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快速篩選目的基因,應將含有目的基因的DNA與pUC質粒表達載體分別用EcoRⅠ酶切,酶切產物用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后將得到的混合物直接導入受體菌中,培養(yǎng)受體菌有的未被轉化(用A表示),有的被轉化,被轉化的菌株有三種(B含環(huán)化目的基因的菌株   C含質粒載體的菌株    D含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的菌株).
(2)為篩選出插入了目的基因的菌株,需要將宿主細胞接種在含有(無色物質)X-Gal和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
(3)在培養(yǎng)基中,不能生長的菌株為A、B;產生藍色菌落的菌株為C;產生白色菌落的菌株為D(請用(1)中的A、B、C、D字母作答).
(4)基因工程中除質粒作為基因載體外,還可用動植物病毒和λ噬菌體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僅B、b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xiàn)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
(1)一只純合粉紅眼雄果蠅與一只純合白眼雌果蠅雜交,F(xiàn)1代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
①親代雌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XB.F1代雌果蠅能產生4種基因型的配子.
②將F1代雌雄果蠅隨機交配,使得F2代粉紅眼果蠅中雌雄比例為2:1,在F2代紅眼雌果蠅中雜合子占的比例為56
(2)果蠅體內另有一對基因T、t,與基因A、a不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當t基因純合時對雄果蠅無影響,但會使雌果蠅性反轉成不育的雄果蠅.讓一只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代雌雄比例為3:5,無粉紅眼出現(xiàn).
①基因T、t位于常染色體上.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ttAAXbY.
②F2代雄果蠅中共有8種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體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5
③用帶熒光標記的B、b基因共有的特異序列作探針,與F2代雄果蠅的細胞裝片中各細胞內染色體上B、b基因雜交,通過觀察熒光點的個數(shù)可以確定細胞中B、b基因的數(shù)目,從而判斷該果蠅是否可育.在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若觀察到2個熒光點,則該雄果蠅可育;若觀察到4個熒光點,則該雄果蠅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是果蠅染色體上白眼基因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Y染色體上有白眼基因S的同源區(qū)段
B.S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均具有遺傳效應
C.白眼基因在細胞核內,遵循遺傳定律
D.基因片段中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大附中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與發(fā)育有關

B.細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C.細胞分化僅僅發(fā)生在胚胎時期

D.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