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二倍體蘭花花藥為外植體,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獲得蘭花植株,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為防止雜菌污染,①②③過程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
B.②過程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多種植物激素以利于再分化
C.該育種過程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D.經④過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篩選獲得純合的二倍體
【答案】B
【解析】
本題結合二倍體蘭花的花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形成植株的過程圖,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和條件。分析題圖:圖示表示將二倍體蘭花的花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形成植株的過程,其中①表示取出花藥過程,②階段表示脫分化,該階段能形成愈傷組織,其細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③階段表示再分化過程,該階段能形成胚狀體發(fā)育成幼苗,④表示移栽進一步發(fā)育形成植株。
A、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要求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其中外植體要進行消毒處理,而培養(yǎng)基需滅菌處理,即①②③過程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A正確;
B、②過程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多種植物激素以利于脫分化,B錯誤;
C、高度分化的細胞首先經過脫分化后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形成植株,整個育種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正確;
D、④過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篩選獲得純合的二倍體蘭花植株,D正確。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調節(jié)性T細胞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功能、防止免疫反應過度損傷自身,調節(jié)性T細胞數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兩種功能相反的蛋白質決定(如下圖所示),下列疾病或應用中可能與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關的是( )
數量減少調節(jié)性T細胞數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全
C.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D.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之間的關系及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的發(fā)病機理。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寒冷刺激使冷覺感受器興奮時,興奮位點的神經元膜內外的電位是__________。
(2)下丘腦和垂體病變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說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調節(jié)。
(3)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是由于機體產生某種抗體,該抗體能與甲狀腺上的受體結合,發(fā)揮與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從而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從免疫學角度來看,這屬于一種__________病。
(4)圖中物質A是__________,細胞③的名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某溫帶稀樹草原食物網的一部分示意圖,圖2為某生物的種群密度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在圖1所示的食物網中,狼與紅狐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狼與兔的捕食與被捕食過程中,反應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傳遞能夠___________,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2)若圖2所示的種群為某鼠種群。在C點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______。在無遷入和遷出的情況下,該種群數量每年均以12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長,若該種群初始數量為N,則兩年后它們的數量將達到_____。
(3)采用樣方法調查該稀樹草原中風信子的種群密度,取樣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請寫出種群密度的定義______________。
(4)某年氣溫明顯增高,食物豐富,稀樹草原昆蟲數量也增多,但并沒有呈現“J”型增長的狀態(tài),這是___________(填“負反饋”或“正反饋”)調節(jié)的結果。多年來,該稀樹草原牧民大力植樹種草,使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好轉,牧業(yè)產量呈持續(xù)增長勢頭,說明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也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得以增強。
(5)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含_______。在圖1中沒有表示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果酒與果醋發(fā)酵的裝置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為了提高果酒的產量,果汁應盡量裝滿發(fā)酵瓶以營造無氧環(huán)境
B.使用的菌種都具有細胞壁、核糖體、DNA和RNA
C.改變通入氣體種類,可以研究呼吸作用類型對發(fā)酵的影響
D.果酒制成后,可將裝置轉移至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制果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楊酸(SA)在植物體許多代謝途徑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黃瓜幼苗為材料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
組 別 | 第1~3天 | 第4~9天 | 第10天 | ||||
葉面噴灑 | 日溫/夜溫 | 光照 | 日溫/夜溫 | 光照 | 分組 | 檢測 | |
A | H2O | 25℃/18℃ | 適宜 | 25℃/18℃ | 適宜 | A1 | 光合速率 |
A2 | G基因表達量 | ||||||
B | ? | 25℃/18℃ | 適宜 | 18℃/12℃ | 弱光 | B1 | 光合速率 |
B2 | G基因表達量 | ||||||
C | SA | 25℃/18℃ | 適宜 | 18℃/12℃ | 弱光 | C1 | 光合速率 |
C2 | G基因表達量 |
(1)設計實驗時,應該遵循的是________。
①所選幼苗長勢相同②細苗進行隨機分組③每組均用一株幼苗作為材料④重復進行實驗
(2)實驗中A組為________組,B組葉面應噴灑________。檢測光合速率之前,應________(填“誘導氣孔開放”“誘導氣孔關閉”或“不做處理”),以使結果更科學準確。
(3)G基因的表達產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種酶,它依賴于[H]發(fā)揮催化作用,推測這種酶參與了暗反應中________過程。
(4)實驗檢測結果如圖所示。
①檢測結果表明,在低溫、弱光條件下黃瓜幼苗的凈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顯減輕________的影響。
②G基因表達量檢測結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機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關的酶的合成以達到適應不良條件脅迫的能力。
(5)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種動物的生活區(qū)域被一條20米寬、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條20米寬、東西向的鐵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個區(qū)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物種的基因多樣性可能會增加
B.地理隔離影響該物種個體間的基因交流
C.該物種在①②③④四個區(qū)域內的生存斗爭均可能加劇
D.該物種在②④區(qū)域進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變和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50年代開始,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fā),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研究,通過人工創(chuàng)造變異選育優(yōu)良的新品種。這一過程人們形象地稱為“人工進化”。下圖甲和乙分別表示棉花和油菜的“人工進化”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棉花纖維顏色和棉酚含量出現新類型,是因為60Co導致相應基因中發(fā)生改變,該變異時間一般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______。低酚棉花突變成為高酚棉花,這屬于______性突變。
(2)棕色棉花抗蟲能力強,低酚棉產量高,從圖甲誘變Ⅰ代選擇表現型為______和______的植株作為親本,利用______育種可以快速獲得抗蟲高產棉花新品種。
(3)圖乙中,方法1處理后可得到的單倍體油菜植株,該處理過程一般稱為______。方法2處理可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該育種過程中方法2最常用的操作為______。
(4)“人工進化”和自然界生物進化一樣,它們的實質都是______!叭斯みM化”是否出現新物種,要看新品種與原品種之間是否出現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在離體條件下,突觸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處理后的膜電位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P點之前,膜兩側不進行離子的跨膜運輸
B.曲線II的下降段是Na+以被動運輸方式外流所致
C.降低突觸間隙中Na+濃度,在P點時給予適宜刺激,膜電位變化如曲線'V所示
D.P點時用藥物阻斷突觸后膜Na+通道,并給予適宜刺激,則膜電位變化應為曲線I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