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為探究不同波長的光和CO2濃度對番茄試管苗光合作用的影響,用40W的白色、紅色和黃色燈管做光源,設置不同CO2濃度,處理試管苗.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試管苗的凈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結果如圖,據圖回答問題:

(1)a點的凈光合速率大于c點,從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紅光多于黃光,a點真光合速率更高.c點的凈光合速率大于b點,從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c點CO2濃度高于b點,呼吸速率低.
(2)據圖可知,黃光培養(yǎng)時,番茄試管苗與外界CO2的交換情況表現為釋放CO2.在紅光條件下,CO2為300 μl•L-1時,對番茄試管苗所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來說,葉綠體消耗的CO2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
(3)為探究黃光培養(yǎng)條件下番茄試管苗的葉綠素含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提出實驗思路如下:分別取白光(或自然光)和黃光條件下培養(yǎng)的試管苗葉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離,通過比較濾紙條上葉綠素a、葉綠素b色素帶的寬窄(或顏色深淺)來判斷葉綠素含量是否發(fā)生改變.

分析 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要素主要有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內因主要有色素的含量和酶的含量.不同的光質也可以影響光合作用.分析曲線圖可知:不同的二氧化碳濃度條件下,白光組最有利于植物凈光合速率的提高,因為白光是復色光,植物在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吸收其他波長的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回顧和梳理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點,認真分析各個小題即可正確作答.

解答 解:(1)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紅光多于黃光,光合速率高,故a點的凈光合速率大于c點,從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c點的凈光合速率大于b點原因是:c點的CO2濃度高于b點,呼吸速率低.
(2)據圖可知,黃光培養(yǎng)時,番茄幼苗與外界CO2的交換情況表現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向外界釋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在紅光條件下,CO2濃度為300ul•L-1時為其光補償點,但植株有許多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同時需要進行呼吸作用,所以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的光合作用會大于呼吸作用,故光合作用時葉綠體消耗的CO2量大于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
(3)要探究黃光培養(yǎng)條件下葡萄試管苗的葉綠素含量是否發(fā)生改變,可以分別取白光(或自然光)和黃光條件下培養(yǎng)的試管苗葉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層析液分離,通過比較濾紙條上的葉綠素a、b色素帶的寬窄(或葉綠素a、b色素帶顏色深淺)來判斷葉綠素含量是否發(fā)生改變.
故答案為;
(1)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紅光多于黃光,a點真光合速率更高       c點CO2濃度高于b點,呼吸速率低
(2)釋放CO2                                  大于
(3)白光(或自然光)                            寬窄(或顏色深淺)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不同的光質和CO2濃度對試管苗光合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實驗數據,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并提高識圖判斷和分析作答能力.試題濃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田野菟絲子的莖能與入侵植物薇甘菊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薇甘菊中獲得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物質.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田野菟絲子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消費者
B.薇甘菊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田野菟絲子
C.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的種間關系表現為寄生
D.薇甘菊入侵有利于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保證準確無誤地進行DNA復制的關鍵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兩條鏈分離
B.模板母鏈與互補子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
C.配對脫氧核苷酸之間連接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
D.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上的堿基與母鏈堿基進行互補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具有雙層膜的結構B.是生物遺傳和代謝的中心
C.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的物質D.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種群密度直接影響種群數量的變化,調查種群密度時,對于不同種類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組所做的調查,請參考圖Ⅰ、Ⅱ、Ⅲ回答問題:

Ⅰ.(1)第一小組采用樣方法對某種植物進行調查,取樣的關鍵除考慮樣方的大小和數量外,還應注意隨機取樣.圖Ⅰ是其中的一個樣方中該植物的分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數目是8株.
(2)小組成員發(fā)現群落中的植物和動物都具有垂直結構,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光照強度,引起動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棲息空間和食物.
Ⅱ.(1)第二小組在對某池塘內鯉魚數量調查時,第一次捕獲200尾,全部進行標記后放生,第二次捕獲160尾,其中帶標記有10尾,估算該池塘內鯽魚的總數有3200尾,此方法為標志重捕法.
(2)若圖Ⅱ表示該種鯉魚遷入新的環(huán)境后,其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Ⅲ中能反映該鯉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B.
(3)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N,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受破壞,以便持續(xù)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N2水平,因為在此水平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4)在t2時期后,大多數種群數量總是處于波動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種內斗爭加�。ɑ蚴澄锖唾Y源有限)和捕食者數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為探究油菜素內酯(BRs,一種植物激素)能否緩解弱光對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設計了A、B、C、D四組實驗,實驗處理及檢測番茄葉片Rubisco(一種可催化CO2與C5反應生成C3的酶)活性、Rubisco基因表達量、凈光合速率所得結果如下:
A組:自然光照,Rubisco活性相對值為100%、Rubisco基因表達量相對值為100%、凈光合速率相對值為100%;
B組:自然光照、葉面噴施一定濃度BRs,Rubisco活性相對值為98.3%、Rubisco基因表達量相對值為102%、凈光合速率相對值為99.2%;
C組:弱光照(25%自然光照),Rubisco活性相對值為58.4%、Rubisco基因表達量相對值為35.0%、凈光合速率相對值為57.2%;
D組:弱光照(25%自然光照),葉面噴施相同濃度BRs,Rubisco活性相對值為89.2%、Rubisco基因表達量相對值為71.0%、凈光合速率相對值為72.0%.
請回答:
(1)Rubisco在番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基質中發(fā)揮催化作用.
(2)比較AC或BD組實驗結果,表明弱光能導致番茄暗反應能力降低.
(3)自然光照下,葉面噴施一定濃度BRs基本不影響(填“促進”、“抑制”或“基本不影響”)番茄光合作用;A、C、D三組實驗結果相比表明,BRs可通過提高Rubisco活性和Rubisco基因表達量(或Rubisco活性和數量),從而緩解弱光對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陜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科學家利用供體生物DNA中的無限增殖調控基因,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經限制酶處理后的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黏性末端相同

B.Ⅰ是經特定抗原免疫過的B淋巴細胞

C.此種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方法涉及轉基因及動物細胞融合技術

D.經檢測和篩選后的Ⅱ,既能無限增殖又可分泌單克隆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大同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焦化廠活性污泥中富含難降解的有機物苯甲酰肼,是當前焦化行業(yè)環(huán)保治理的難點。某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可通過微生物降解方法處理焦化廠污染物。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應該從農田土壤中篩選目的菌

B.配制以苯甲酰肼作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

C.利用平板劃線法可以對初步篩選出的目的菌進行純化

D.逐步提高培養(yǎng)基中苯甲酰肼的濃度可以得到能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優(yōu)質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孝感六校教學聯盟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所示為科學家利用番茄葉細胞和馬鈴薯葉細胞雜交培育“番茄—馬鈴薯”植株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過程使用的酶是 ,以使植物原生質體相互分離;在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中,使細胞分離開來的酶是 。

(2)過程③在化學藥劑 的作用下會發(fā)生細胞融合,也可以通過 等物理方法誘導細胞融合。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 。與過程④密切相關的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為 。

(3)過程 屬于脫分化,經脫分化形成 ;過程________屬于再分化,細胞發(fā)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4)過程⑤⑥⑦的細胞工程技術是 ,其用到的原理是

(5)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研究克服了不同生物 的障礙,為作物育種提供了新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