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主要發(fā)生在 DNA→DNA 的過程中
B.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
C.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農業(yè)害蟲基因突變的速度快,使其快速產生了抗藥性

分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主要發(fā)生在DNA復制的過程中,A正確;
B、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會出現(xiàn)自然選擇,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B錯誤;
C、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C錯誤;
D、基因突變是不定向性的,不能快速產生抗藥性,D錯誤.
故選:A.

點評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學習的重點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了,但不一定產生新的物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武威二中高二下學期段考三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一種轉運RNA只能轉運一種氨基酸

B.轉運RNA上的反密碼子有61種

C.能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4種

D.一種氨基酸可有多種對應的密碼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產生的一種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學物質.決定產生豌豆素的基因A對a為顯性,基因B對豌豆素的產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沒有.下面是利用兩個不能產生豌豆素的純種品系(甲、乙)及純種野生型豌豆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根據(jù)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野生型×品系甲→F1無豌豆素→F1自交→F2中無豌豆素:有豌豆素=3:1;
實驗二:品系甲×品系乙→F1無豌豆素→F1自交→F2中無豌豆素:有豌豆素=13:3.
(1)根據(jù)實驗二,可判斷與豌豆素產生有關的兩對基因(A、a和B、b)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品系甲和品系乙兩種豌豆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
(2)實驗一F2中不能產生豌豆素的植株,其基因型可能為AABB、AABb.若欲進一步判定其基因型,最簡便的方法是讓該植株進行自交,觀察自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3)實驗二F2中不能產生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共有7種,其中雜種植株占比為$\frac{1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四種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種群構成生物群落
B.乙是土壤微生物
C.1→丙2→丙3構成了一條食物鏈
D.丁包括陽光、熱能、水、空氣、無機鹽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葫蘆島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核分枝桿菌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寄生在宿主細胞內),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切除胸腺的人比正常人患肺結核病的風險高

B、結核桿菌第二次侵入人體后機體產生抗體的速度更快

C、人體通過細胞免疫不能將侵入人體內的結核桿菌徹底清除

D、人體主要依賴免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并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葫蘆島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部分神經纖維及突觸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興奮由A處傳遞到E后,會發(fā)生反饋調節(jié)

B、D處存在的受體為糖蛋白,具有很強的專一性

C、興奮在A→B的傳導速度等于C→D的傳導速度

D、興奮由C處傳遞到D處,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細胞中的⑤,制作的臨時裝片中的葉片要隨時保持有水(或生活)狀態(tài);觀察④,需用健那綠染液作為專一性染料.除④⑤外,圖中雙層膜包被的結構還有⑥(填序號).
(2)若該細胞為小鼠骨髓造血干細胞,則細胞中不應該具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或⑤),圖示細胞處于細胞周期的分裂間期.若該細胞為人體的唾液腺細胞,細胞核內轉錄產生的mRNA經一系列加工后穿過核孔    轉運到細胞質中,唾液淀粉酶初步合成經內質網(wǎng)加工后,通過囊泡運輸?shù)礁郀柣w中進一步加工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酶A和酶B兩種酶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據(jù)圖回答問題:
(1)酶A的最適溫度是40℃,溫度約為50℃時兩種酶催化的反應速率相等.
(2)可能來自熱泉中的細菌體內的酶是酶B.
(3)在0~80℃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漸升高.
(4)如果先將酶A置于80℃的溫度下,然后逐漸降低溫度,反應速率將不變原因是酶A在80℃時已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鈉鉀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離子.如圖是心肌細胞膜上的鈉鉀泵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鈉鉀泵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心肌細胞吸鉀排鈉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會”或“不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會(“會”或“不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2)為探究生物制劑Q對阿霉素所導致的心肌細胞凋亡是否具有保護作用,研究者設計了如下三組實驗:甲組加人培養(yǎng)液+心肌細胞+生理鹽水、乙組加入培養(yǎng)液+心肌細胞+阿霉素、丙組加入培養(yǎng)液+心肌細胞+生物制劑Q+阿霉素.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每組所加心肌細胞數(shù)量相同.各組樣品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記錄細胞數(shù).該實驗的因變量是心肌細胞的存活率.若實驗結果是甲組和丙組的存活率均高于乙組的存活率(或甲組和丙組的凋亡率均低于乙組的凋亡率),則說明生物制劑Q對阿霉素所導致的心肌細胞凋亡具有保護作用.為檢測生物制劑Q對心肌細胞的凋亡是否有影響,上述實驗還應該增加丁組實驗,請按照上述格式書寫丁組實驗培養(yǎng)液+心肌細胞+生物制劑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