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高校研發(fā)的幽門螺桿菌疫苗為基因工程疫苗,對該菌引發(fā)的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一種該菌表面抗原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表面抗原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推測出目的基因的_______,進行人工合成,然后通過______技術大量擴增。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_______。其中標記基因的作用是 。

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 內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______。在表達過程中,啟動子需與______識別和結合,從而驅動轉錄過程。最終翻譯是否成功,常用的檢測方法是_________。

4實驗證明,一定時間內間隔口服該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的________細胞數(shù)量增多,導致獲得的免疫預防作用更強,持續(xù)時間更久。

【答案】(1)脫氧核苷酸序列 PCR技術

(2)構建基因表達的載體 鑒別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

(3)轉化 RNA聚合酶 抗原抗體雜交 (4)記憶

【解析】1根據(jù)表面抗原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推測出目的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進行人工合成,然后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構建基因表達的載體。其中標記基因的作用是鑒別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 內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驅動轉錄過程,需啟動子與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翻譯是否成功,即檢測相關基因表達的產物——蛋白質,常用的檢測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4一定時間內間內多次口服或者注射某該疫苗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的記憶細胞數(shù)量更多,免疫作用更強、更持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甲~戊五種類型豌豆的有關雜交結果統(tǒng)計。甲~戊中表現(xiàn)型相同的有

后代表現(xiàn)型

親本組合

黃色圓粒

黃色皺粒

綠色圓粒

綠色皺粒

甲×乙

85

28

94

32

甲×丁

78

62

68

71

乙×丙

0

0

113

34

丁×戊

0

0

49

51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試管嬰兒技術不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獲得了生育的機會,也為人類的優(yōu)生優(yōu)育開辟了新的途徑。據(jù)此回答:

1在體外受精時,精子首先要進行________處理;卵細胞則要培養(yǎng)到_________時期才能與精子結合。受精卵形成后開始進行卵裂,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細胞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胚胎的總體積______________。

2采用______________技術,能得到同卵雙胞胎

3如果濫用試管嬰兒技術設計嬰兒性別,將會破壞人類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

4通常只有一枚精子能夠與卵細胞發(fā)生受精作用,生物體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判斷卵子是否受精的標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動物細胞工程中,重組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恒溫箱中加入CO2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菊花外植體接種到MS培養(yǎng)基,可以培育出菊花試管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啟動細胞分裂、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性激素

B.將菊花外植體培育成試管苗,其原理是細胞分裂、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

C.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同時使用,既有利于細胞分裂,又有利于分化

D.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欲從土壤中篩選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桿菌,設計實驗步驟如下,請給予合理的補充。

1采樣與培養(yǎng):將采集的土樣混勻后稱取1 g,置于經(jīng)過_________法滅菌處理的_________填“固體”或“液體”培養(yǎng)基中,28 振蕩培養(yǎng)。

2接種與選擇:為避免培養(yǎng)液中菌體濃度過高,需將培養(yǎng)液進行___ ___處理。之后將菌液涂布接種于以____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30 條件下培養(yǎng)。為避免污染,需將培養(yǎng)皿呈_________狀態(tài)放置。此外,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提高實驗可信度,本步驟需設計___________作為空白對照。

3篩選與純化:將適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圍如果菌落周圍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則說明此種菌能夠___________。從平板中挑取實驗效果明顯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______法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基平板,可對菌株進行進一步的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貝數(shù)變異是指與本物種正常的基因組相比,染色體上發(fā)生的一種結構變異。某研究小組利用PCR方法,檢測了萊蕪豬(2n=38)種群體細胞中R基因拷貝總數(shù),并分析了該基因在萊蕪豬2個家系中的遺傳規(guī)律。

(1)圖1為R基因在13號染色體上的位置及拷貝數(shù)示意圖。

與a比較,b、c染色體發(fā)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 。

R基因拷貝數(shù)的改變可能導致 量的改變,引起性狀的改變。

(2)圖2是萊蕪豬的2個家系圖。若體細胞中染色體由圖1中a、c組成,則用1/2表示,其R基因拷貝總數(shù)為3,以此類推。在產生生殖細胞時,13號染色體上的R基因不發(fā)生交叉互換。

注:圖內的數(shù)字表示萊蕪豬個體編號,圖形下面的數(shù)字代表R基因在該個體兩條染色體上的拷貝數(shù)。

A家系后代理論上還應有R基因組合為 的個體。本研究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該類型子代個體。對此有兩種推測,一是 ,無法看到此類型個體。二是本研究的 ,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組合在后代都出現(xiàn)。為驗證第二種推測,需要

在B家系中,604號、1631號、174號個體的R基因拷貝總數(shù)依次為3、3、2,由于子代中出現(xiàn)了R基因拷貝總數(shù)為 的個體,所以604號的基因組合只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下村修、美國沙爾非和錢永健因在發(fā)現(xiàn)綠色熒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化學獎。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發(fā)出綠色熒光。依據(jù)GFP的特性,你認為該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應用價值是(

A、作為標記基因,研究基因的表達

B、作為標記基因,研究細胞的轉移

C、注入肌肉細胞,繁殖發(fā)光小鼠

D、標記噬菌體外殼,示蹤DNA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以菠菜的綠葉為材料,用類似提取綠葉中色素的方法制備了葉綠體懸浮液;再利用葉綠體懸浮液進行實驗探究;卮鹣铝袉栴}:

1)向研缽中加入滲透壓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葉綠體滲透壓的溶液,然后進行____(充分、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葉綠體的研磨液。

2)從研磨液中分離葉綠體,需要用到的方法包括 。

3)探究磷酸對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影響。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制備的葉綠體懸浮液均分為兩組,編號為甲、乙;

第二步:甲組中 ,乙組中

第三步:在一定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用14C標記的14CO2供其進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蹤檢測放射性。

回答下列問題:

補充第二步:甲組中 乙組中

檢測發(fā)現(xiàn)甲組14C標記化合物的量及(CH2O/C3比值均比乙組明顯高,試分析該實驗結果出現(xiàn)的原因: 。

提高溫度,發(fā)現(xiàn)甲組14C標記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化生產葡萄酒的原理與教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其工藝流程要求更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最早的酵母菌都來自自然界,從土壤中分離得到酵母菌菌種時,土壤樣品應來自 ,選擇培養(yǎng)基應該以 作為唯一的碳源。若檢測酒精產量高低,可以在菌落上滴加酸性 溶液,觀察其顏色深淺。

(2)為了確保從土壤成功分離出酵母菌,獲得土壤溶液后,首先要進行適當倍數(shù)的 ,再進行 的接種操作。

(3)接種環(huán)在使用前要先灼燒,其目的是 。平板劃線操作中,每次劃線之間也要灼燒接種環(huán),其目的是 ,第二次及其后的劃線都要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其原因是

(4)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的營養(yǎng)成分往往包括 五大類。制作果酒時,酵母菌的培養(yǎng)基是 。

(5)通過改良菌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傳統(tǒng)的育種方法是 ,現(xiàn)代高科技的育種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