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9.如圖是生物體內幾種有機物組成以及它們各自功能的關系圖,m1、m2、m3、m4分別是大分子物質M1、M2、M3、M4的基本組成單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M1和M2被徹底氧化分解,則M2的耗氧量多,且產能也多
B.m3和m4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
C.同一個體不同細胞中M3的種類不同取決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D.不同的M4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m4的連接方式不同

分析 根據有機物的主要功能,可以推斷出M1、M2、M3、M4依次表示糖類、脂肪、蛋白質和核酸.脂肪與糖類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少于糖類,而氫的含量更多,所以脂肪在氧化時消耗更多的氧,釋放出更多的能量,是良好的儲能物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使同一個體不同的細胞中產生不同的mRNA,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質;組成蛋白質的m3是指氨基酸,組成核酸的m4是指核苷酸;不同核酸中的核苷酸的連接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磷酸二酯鍵.

解答 A、M1、M2分別是多糖和脂肪,相同質量的糖類和脂肪相比,糖類含有較多的氧,而脂肪含有較多的碳和氫,所以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時比糖類耗氧多,A正確;
B、m3、m4分別是氨基酸和核苷酸,它們的結構和功能都不同,B錯誤;
C、M3為蛋白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使同一個體不同的細胞中產生不同的mRNA,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質,C正確;
D、M4是核酸,不同的M4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m4的排列順序不同,連接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磷酸二酯鍵,D錯誤.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生物體中的有機物的組成和功能等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圖解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對識記知識的判斷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是由氨基酸分子通過肽鍵相互連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只有細胞核中的DNA才攜帶細胞或個體遺傳信息
C.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相互之間由C-C結構連接
D.RNA通常只有一條鏈,它的堿基組成與DNA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糖類和脂質是細胞中兩種重要的有機物,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磷脂和膽固醇可參與細胞膜的構成
B.糖類中的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脫水縮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質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被徹底氧化分解時,糖原釋放的能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自養(yǎng)生物與異養(yǎng)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面的根本區(qū)別是( 。
A.同化作用是否需要水B.能否直接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
C.同化作用是否需要光D.同化作用是否需要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下面是一組關于實驗的問題,請回答:
(1)在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染色之前一定要用清水進行漂洗;當用顯微鏡觀察到一個處于分裂期中期的細胞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時,要朝左上方移動裝片,才能使細胞位于視野的中央.
(2)鑒定還原糖的是斐林試劑,此試劑與含有還原糖的溶液混合,經加熱后出現磚紅色沉淀.
(3)利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在濾紙上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蘿卜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細胞代謝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對真核細胞而言,呼吸作用產生CO2一定是在線粒體中
B.硝化細菌既能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也能進行有氧呼吸
C.ATP在細胞內含量并不高,活細胞都能產生ATP,也都會消耗ATP
D.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即使細胞沒有發(fā)生質壁分離,也不能判斷是死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A為某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B為某動物細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徑,請據圖回答問題:

(1)如果圖A為大蒜根細胞,則應該沒有[3]葉綠體.
(2)圖A細胞中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3、4 (填標號).某種毒素能抑制細胞有氧呼吸,該毒素損傷了[4]線粒體.
(3)假如圖A為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是1、3、9(填標號),應添加的結構是中心體.
(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氨基酸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B圖細胞,發(fā)現放射性同位素將出現在圖中的細胞結構是②→③→④→⑤(填序號);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線粒體提供.
(5)分泌蛋白⑥首先是由附著在③內質網上的[7]核糖體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表示由某種農作物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④⑤⑥三個品種的過程.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所采用的常規(guī)方法Ⅰ和Ⅱ分別稱雜交和自交,其培育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或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用③培育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種方法稱為單倍體育種,其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種子或幼苗,其形成的⑥稱多倍體,培育⑥所依據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微生物
炭疽桿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對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過圖1所示鑒定炭疽桿菌的實驗進行確診.下表是培養(yǎng)炭疽桿菌的血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其中實驗組中的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

蛋白胨10g
牛肉粉3g
氯化鈉5g
脫纖維羊血
(含多種生長因子)
50mL
瓊脂15g
去離子水1000mL
(1)據表分析“血瓊脂培養(yǎng)基”屬于①③.
①通用培養(yǎng)基     ②選擇培養(yǎng)基     ③固體培養(yǎng)基    ④液體培養(yǎng)基
(2)為從炭疽病疑似患者體內分離出炭疽桿菌,將采集到的患者皮膚膿胞滲出物稀釋后滴于培養(yǎng)基表面,用無菌玻璃刮鏟涂勻,這種接種方法稱為稀釋涂布平板法.圖2所示的四種菌落分布圖中,不可能由該方法得到的是D.
(3)制備圖1中的液體培養(yǎng)基時需采取高壓蒸汽滅菌方法滅菌,目的是殺死微生物及芽孢.
(4)據圖1分析,接種可疑菌后,經35℃培養(yǎng)24小時,液體培養(yǎng)基變渾濁,原因是細菌大量繁殖,對照組試管中應加入等量生理鹽水,與實驗組同時培養(yǎng)6小時后,若實驗組液體培養(yǎng)基的渾濁度比對照組低(填“高”或“低”),則可明確疑似患者被炭疽桿菌感染;反之則排除.此實驗依據的原理是實驗組中的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使細菌死亡,溶液變澄清
(5)對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采取的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接種炭疽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