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然保護區(qū)沿沼澤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種典型天然沼澤濕地,相應濕地的地下水位與地表距離、5種濕地不同層次的年有機碳儲量測定結果如圖(表)所示.試回答:
有機碳儲量
kg?m-2
沼澤類型
草叢沼澤灌叢沼澤毛赤楊沼澤白樺沼澤落葉松沼澤
濕地
的結
構層
喬木層003.307.796.87
灌木層01.270.110.080.24
草本層0.330.140.050.030.03
凋落物層0.150.180.340.430.35
土壤38.2833.0629.0319.2l23.73
地下水位與
地表的距離
(1)從草叢沼澤到落葉松沼澤,生物種類具有顯著差異,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
 
結構.影響這一分布差異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2)測定植物群落的有機碳,常用的調查方法是
 
.連續(xù)測定發(fā)現(xiàn),白樺沼澤有機碳的含量逐年上升,這是群落
 
的體現(xiàn).
(3)與灌叢沼澤相比,毛赤楊沼澤的灌木層單位面積有機碳儲量低,這是因為
 
.土壤中有機碳的含量主要取決于動植物殘骸量和
 

(4)如圖是落葉松沼澤中碳元素的流動過程模型,請補充完整,并在箭頭上標明碳元素的流動形式.
 
考點:群落的結構特征,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
專題:
分析:水平結構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顯分層現(xiàn)象;演替的趨勢使生物數(shù)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穩(wěn)定性增強.
解答: 解:(1)從草叢沼澤到落葉松沼澤,生物的種類有著顯著的差異,群落具有水平結構;由圖中不同沼澤的地下水位不同,可知影響這一分布的因素是含水量.
(2)植物的調查方法是樣方法,群落演替過程使生物數(shù)量越來越多,有機碳含量上升.
(3)毛赤楊沼澤喬木多,灌木獲得的陽光少,光合作用儲存的有機物少,單位面積有機碳儲量低,分解者可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所以土壤中有機碳含量與分解者的分解量有關.
(4)大氣中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產(chǎn)者體中,生產(chǎn)者又可通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部分有要物可通過捕食關系進入下一營養(yǎng)級,部分有機物會被分解者分解.
故答案為:
(1)水平     含水量
(2)樣方法     演替
(3)毛赤楊沼澤喬木多,灌木獲得的陽光少     分解者的分解量
(4)
點評: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生物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根尖細胞中的核酸,含有的堿基種類是( 。
A、1種B、4種C、5種D、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病毒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
B、人的各種反射活動都需要多個細胞的參與,不可能由一個細胞獨立完成
C、細胞學說揭示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D、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表示C、H、O、N、P元素組成有機化合物X、Y、Z的圖解,圖2表示人體某個細胞結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X表示圖2中的儲能物質,則X是
 

(2)若圖1中的Y、Z是組成結構7的化合物,則Z表示
 
,鑒定Y常用
 
試劑.
(3)Y表示細胞的某種分泌蛋白,在核糖體中合成之后,按照
 
(用箭頭和數(shù)字表示)的方向運到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jù)圖回答:

(1)圖中①表示
 
,⑥表示
 

(2)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
 
;該化合物稱為
 

(3)圖中有
 
個肽鍵,表示肽鍵的數(shù)字是
 
,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4)該化合物是由
 
種氨基酸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研人員獲得一種葉綠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變體,該突變體對強光照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更強.請回答:
(1)提取水稻突變體的光合色素,應在研磨葉片時加入
 
,以防止色素被破壞.用紙層析法分離該突變體葉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帶應位于濾紙條的
 

(2)該突變體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釋放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如圖.當光照強度為n時,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單位面積葉片中葉綠體的氧氣產(chǎn)生速率
 
.當光照強度為m時,測得突變體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據(jù)此推測,突變體固定CO2形成
 
的速率更快,對光反應產(chǎn)生的
 
消耗也更快,進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現(xiàn)葉綠素a完全缺失的突變,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4)該突變體葉綠素b完全缺失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導致控制合成葉綠素b的
 
缺失造成的;若突變體水稻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xiàn)1植株能夠合成葉綠素b,則該突變屬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的問題:
(1)用洋蔥根尖作材料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要將細胞分散開可以進行
 
等操作才能實現(xiàn);在該實驗中,若只跟蹤分生區(qū)的一個特定細胞則無法同時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其原因是
 
.當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染色體時,若要提高視野的亮度,應調節(jié)
 
 

(2)以下是幾位同學在進行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操作的情況,請分析:
甲同學從解離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實驗效果很差;乙同學將已染色的材料立即蓋上蓋玻片觀察,看不清單個細胞;丙同學將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鏡觀察,花了很多時間,找不到細胞.
①甲實驗效果差的原因是
 

②乙看不清細胞的原因是
 

③丙操作上的錯誤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殺蟲劑,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組開展了某湖泊中環(huán)境問題的研究,他們首先選取了該湖泊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并對其進行消化道內食物組成的分析;然后又請當?shù)睾囱芯克膶<覍@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生物種類消化道內食物組成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種殺蟲劑
A魚(甲)魚(乙)7896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
C小球藻/35
D魚(乙)水蚤1031
E水蚤小球藻515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鏈(網(wǎng))為
 
,河蚌(B)和水蚤(E)的關系是
 

(2)若C中的能量不變,將B的食物比例由C:E=1:1調整為2:1,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傳遞給B的能量是原來的
 
倍.
(3)圖1為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參與碳循環(huán)的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4種成分,圖中以CO2形式流動的是
 
(填序號),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丙的成分為
 

(4)根據(jù)圖2的能量流動圖可知,初級消費者自身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是圖中的箭頭
 
;三級消費者排出的糞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應屬于圖示中的箭頭
 
.(用圖中的①~?來表示)從不同營養(yǎng)級間能量傳遞的多少來看,圖中②③④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①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的一半來自精子;
②果蠅的精原細胞含有4對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對染色體;
③男性兩側輸精管被結扎后,睪丸仍能產(chǎn)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會改變;
④在精子細胞形成精子的過程中,細胞核全部在精子的頭部,細胞質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