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果蠅的腹部有斑與無斑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有斑的雌蠅與無斑的雄蠅雜交,后代中的性狀及個數(shù)比為雄蠅有斑:雌蠅有斑:雄蠅無斑:雌蠅無斑=1111,那么腹部無斑不可能由( )

A. 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

B. 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

C. 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

D. 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后代雌雄性有斑:無斑=11,則親本果蠅的基因型為雌性Aa和雄性aa,或者雌性aa和雄性Aa,則無斑為隱性或顯性,說明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AB正確;由題意可知控制果蠅腹部斑點的基因如果在X染色體上,則親本果蠅的基因型為雌性XAXa和雄性XaY,則無斑為隱性,而不可能為顯性,所以腹部無斑不可能為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C錯誤、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根據(jù)微生物分離和培養(yǎng)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分離純化大腸桿菌的關鍵步驟是 。該步驟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其中一種方法是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 ,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的表面進行培養(yǎng)。

2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過程中獲得純凈培養(yǎng)物的關鍵是 ,因此需要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進行 處理,操作者的雙手需要逬行清潔和

3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要以尿素為唯一 碳源氮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對關于基因表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基因表達能發(fā)生在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B. 具有相同基因的細胞轉錄出的mRNA相同

C. 轉運20種氨基酸的tRNA總共有61種

D. 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的某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對于這對性狀的表現(xiàn)型而言,G對g完全顯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個特定基因時會致死。用一對表現(xiàn)型不同的果蠅進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蠅中雌:雄=2:1,且雌蠅有兩種表現(xiàn)型。據(jù)此可推測:雌蠅中(

A. 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B. 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C. 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D. 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G基因純合時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能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富含青蒿素,控制青蒿株高的等位基因有4對,它們對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10cm,基因型為AABBCCDD的青蒿高為26cm。如果已知親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則F1的表現(xiàn)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現(xiàn)型種類是(

A.12cm、6種 B.18cm、6種

C.12cm、9種 D.18cm、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生物與相應的結構描述正確的是

噬菌體

藍藻

大腸桿菌

草履蟲

番茄

衣藻

A. ①②③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

B. 以上生物中,只⑤⑥兩種生物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C. ①中只有DNA—種核酸,其余均具有DNARNA兩種核酸

D. ⑤⑥兩種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進行寄生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乳酸鏈球菌素(Nisin)是…種比較安全的生物型防腐劑,在人體的消化道內可被蛋白酶降解,并不會像抗生素那樣改變腸道正常菌群,因此應用比較廣泛。某興趣小組擬驗證Nisin對小鼠腸道菌群沒有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1)實驗步驟:

①選取狀況良好、年齡和體重近似的小鼠20只,隨機均分為A、B兩組;

②A組小鼠用含1.0%Nisin的食物連續(xù)飼喂12周;B組小鼠用____續(xù)飼喂12周作為對照,其他情況相同;

③搜集A、B組小鼠糞便制成懸浮液分別涂布于____上(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

a.全營養(yǎng)液體培養(yǎng)基
b.以Nisin為碳源的液體培養(yǎng)基

c.全營養(yǎng)固體培養(yǎng)基
d.以Nisin為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

④接種后置于____(填“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培養(yǎng),通過觀察____,以初步鑒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類群;

⑤統(tǒng)計比較兩組微生物類群的種類和數(shù)量,以驗證結論。

(2)請根據(jù)以上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制作培養(yǎng)基時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的要求,調pH應在高壓蒸汽滅菌之 ____ (填“前”或“后”)。

②若菌群中含有大腸桿菌,可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____制成鑒別培養(yǎng)基,可根據(jù)培養(yǎng)基中____色菌落的數(shù)目,計算出腸道中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除上述計數(shù)法外,還可以利用___ 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統(tǒng)計菌體的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對不抗。╰)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F(xiàn)有四株親本,基因型分別為:AATTdd,AAttDD,AAttdd,aattd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擇親本雜交,可通過觀察花粉性狀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

B.選擇親本雜交,能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若培育糯性抗病優(yōu)良品種,應選用親本雜交

D.將雜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顯微鏡下觀

察,將會看到兩種類型的花粉且比例接近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媒體上有一些所謂的“科學”報道,常用個例或看似存在因果關系的事實作為依據(jù),具有很大迷惑性,科學的態(tài)度必須分析其證據(jù)是否可靠?因果關系是否符合邏輯?而不是輕易地接受和傳播.如為了獲取新藥療效的證據(jù),早期常采用簡單的對照實驗,即讓實驗組服用新藥,對照組不服,但是采用這種方法,病人病情好轉有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起了作用.

(1)為了排除心理因素的影響,研究者采用“單盲實驗”法,即給實驗組病人服用新藥,對照組病人服用“安慰劑”(與真藥外形相似但無任何作用),但兩組實驗對象都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新藥還是“安慰劑”.請問安慰劑應該具有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

(2)“單盲實驗”的結果可能還會因研究者對實驗結果的預期不同而產(chǎn)生偏差.為了使研究者對兩組實驗結果的觀察和分析更加客觀,目前采用更嚴格的“雙盲實驗”法,即_____________

(3)由于存在病人自愈以及心理因素等影響,最好的做法是再增加一組對照實驗,對該組實驗對象應如何處理?__________________。

(4)有統(tǒng)計顯示,每年冰淇淋銷量上升的同時,溺水死亡的人數(shù)也會增加,據(jù)此有人推理得出:吃冰淇淋會帶來溺水死亡的風險.對于這樣的因果推論,你覺得是否合理?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