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其中A、B、C二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2p能級上都有未成對電子.且未成對電子個數分別是2、3、2;D與C 可以形成D2C和D2C2兩種化合物;卮鹣铝袉栴}:
(1)已知A元素與氫元素形成的某種氣態(tài)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1 6 1 g·L-1,則在該化合物的分子中A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
(2)A、B、C二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填元素符號)。
(3)+1價氣態(tài)基態(tài)陽離子再失去一個電子形成+2價氣態(tài)基態(tài)陽離子
所需要的能量稱為第二電離能I2,依次還有I3、I4、I5……,推測D元素
的電離能第一次突增應出現在第 電離能。
(4)AC2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體其晶胞如圖1所示。
該晶體的類型屬于 晶體.該品體中A原子軌道的
雜化類型為 。
(5)A和C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3的常見離子.推測這種微粒的空間
構型為 。
(6)C和D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D2C的晶胞結構如圖2所示.該晶體
中陽離子的配位數為 。距一個陰離子周圍最近的所有陽離子為頂點
構成的幾何體為 。已知該晶胞的密度為ρ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
則晶胞邊長a= cm(用含ρ、NA的代數式表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應中,7.5 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生成1 mol Cu3P時,參加反應的P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2A(g)+2B(g)3C(g)+D(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生成2n mol A,同時生成n mol D
B.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B,同時消耗1.5n mol C
D.容器內混合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高分子化合物G是作為鋰電池中 Li+ 遷移的介質,合成G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
(1)D的官能團名稱是 。
(2)A→B的反應類型是 。
(3)C的結構簡式是 。
(4)D→E反應條件是 。
(5)G的結構簡式是 。
(6)已知:
M→N的化學方程式是 。
(7)D的同分異構體中,寫出有順反異構的結構簡式
注意:①兩個羥基連在同一個碳上,羥基連在雙鍵的碳上的結構不穩(wěn)定都不予考慮。
②不考慮過氧鍵和環(huán)狀結構 ③順反結構均寫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常溫下,pH=3的醋酸溶液(I)和 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I和Ⅱ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001mol·L-1
B.將I稀釋10倍,溶液中 c(CH3COOH)、 c(OHˉ)均減小
C.I和Ⅱ溶液混合,若c(OH-)>c(H+),則氫氧化鈉過量
D.I和Ⅱ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CH3COO-)>c(Na+)> c(H+)>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內,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1)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2)單位時間內生成的同時生成
(3)用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tài)
(4)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5)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 (1)(3)(4) B. (2)(3)(5)
C. (1)(4)(5) D. (1)(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O2、BF3、CCl4都是非極性分子,NH3、H2S都是極性分子,由此推出ABn型分子是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guī)律,正確的是( )
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B.分子中不含有氫原子
C.A的化合價的數值等于其最外層電子數 D.分子結構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漸加入濃度為4 mol·L-1的NaOH溶液,若產生
0.78 g白色沉淀,則加入的NaOH溶液的體積可能為 ( )
A.3 mL B.7.5 mL
C.15 mL D.17.5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