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曲替酯是一種皮膚病用藥,它可以由原料X經(jīng)過多步反應合成: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料X與中間體Y互為同分異構體

B.原料X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中間體Y能發(fā)生加成、取代、消去反應

D.1 mol依曲替酯最多只能與2 mol NaOH發(fā)生反應

 

C

【解析】

試題分析:A、X與Y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屬于同分異構體,正確;B、X分子中的苯環(huán)上有甲基存在,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正確;C、Y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含有酯基,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但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錯誤;D、依曲替酯分子中含有1個酯基,與氫氧化鈉發(fā)生水解后的產(chǎn)物中還有酚羥基,仍控制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1 mol依曲替酯最多只能與2 mol NaOH發(fā)生反應,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河北保定某重點中學同步作業(yè)(必修1蘇教版)1.2.3溶液的配制 題型:選擇題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由于操作不當,會引起誤差,下列情況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碼)稱量時,被稱量物與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

②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后,燒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餾水洗滌

③定容時,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

④定容后搖勻,發(fā)現(xiàn)液面降低,又補加少量水,重新達到刻度線

A.①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B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許多物質(zhì)的氧化能力受溶液酸堿性的影響。高錳酸鉀在不同條件下發(fā)生的還原反應如下:

①酸性:MnO4-+5e-+8H+→Mn2++4H2O;

②中性:MnO4-+3e-+2H2O→MnO2+4OH-

③堿性:MnO4-+e-→MnO42-(溶液呈綠色)

MnO2的還原反應可表示如下:MnO2+4H++2e-→Mn2++2H2O

(1)MnO2與稀鹽酸不能制取氯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攪拌,溶液變?yōu)樽霞t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選填編號)

a.氧化性:PbO2>KMnO4 b.還原性:PbO2>KMnO4 c.該反應可以用鹽酸酸化

(3)寫出將SO2通入KMnO4溶液中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高錳酸鉀溶液逐滴加入到硫化鉀溶液中可發(fā)生如下反應,已知產(chǎn)物中K2SO4和S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完成并配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KMnO4+□K2S+□__________→□K2MnO4+□K2SO4+□S↓+□__________,反應若生成5.44 g硫單質(zhì),反應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B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基態(tài)多電子原子中,關于核外電子能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最易失去的電子能量最高

B.電離能最小的電子能量最高

C.p軌道電子能量一定高于s軌道電子能量

D.在離核最近區(qū)域內(nèi)運動的電子能量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2分)鄰苯二甲酸丁基月桂酯是一種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密度約0.97 g/cm3,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機溶劑,常用作聚氯乙烯等樹脂的增塑劑。工業(yè)上生產(chǎn)原理和工藝流程如下: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的工藝流程,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少量鄰苯二甲酸丁基月桂酯,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已略去。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①向三頸燒瓶內(nèi)加入30 g 鄰苯二甲酸酐、16 g 正丁醇以及少量濃硫酸;

②攪拌,升溫至105 ℃,持續(xù)攪拌反應1小時;

③冷卻至室溫,加入40 g 月桂醇,升溫至160 ℃,攪拌、保溫至反應結束;

④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混合物倒出;

⑤通過工藝流程中的操作X,得到粗產(chǎn)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物中加入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攪拌下保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反應已結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⑤中操作X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藝流程中減壓蒸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測得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方法,可以檢驗所得產(chǎn)物是否純凈,測得相對分子質(zhì)量通常采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子式為C8H18的烷烴中,含有4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的數(shù)目是

A.5種B.6種C.7種D.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濃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顏色變淺,這是由于發(fā)生了

A.化學反應B.取代反應C.加成反應D.萃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期初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4NA

C.1mol 苯中含有碳碳雙鍵的數(shù)目為3 NA

D.2.8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撫順市六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的數(shù)目為5NA

B.42g乙烯與丙烯的混合氣體中含碳原子數(shù)為3NA

C.標準狀況下,22.4L己烷中碳碳鍵數(shù)目為5NA

D.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分子數(shù)一定為0.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