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氣體是黃綠色的是
A.Cl2 B.N2 C.SO2 D.NO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南省懷化市小學課改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酸性 B.水的離了積不變、pH不變、呈中性
C.水的離子積變小、pH變大、呈堿性 D.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昌平區(qū)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3分)氮的循環(huán)涉及到多種化學物質。(下圖中的W、M、X、Y、Z均是化學物質)
(1)由N2→X是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
(2)寫出Y、M的化學式 、 。
(3)X可與HNO3反應,產物可用作氮肥,寫出X與H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某同學利用下圖裝置將氨氣與氧化銅反應,驗證氨氣的性質并驗證部分產物(部分未畫出)
發(fā)現(xiàn)反應確實能發(fā)生,且反應后得到三種物質,其中有兩種單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 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 從氨中N元素的化合價角度看,該同學想證明的是氨的 性質,實驗中觀察到的 現(xiàn)象則能夠證明氨具有這個性質。
③ B裝置的作用是 。
④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昌平區(qū)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溴水與碘化鉀溶液:Br2 + 2I- 2Br- + I2
B.鈉與水:Na + H2O Na+ + OH-+ H2↑
C.碳酸鈣與稀鹽酸:CO32- + 2H+ CO2↑+ H2O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Cu2+ + 2OH- 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本題共11分)下圖是制備二氧化硫制取和吸收裝置(加熱裝置已省略)
分液漏斗中是液體反應試劑A,燒瓶中盛反應試劑B。完成下列填空:
32.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硫的試劑是 和 。
33.檢驗該氣體發(fā)生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34.裝置C是吸收多余二氧化硫的裝置,其中盛放的吸收劑為 ,實驗結束進行尾氣吸收時,對活塞開關K1、K2的控制是 。
35.如果用該套裝置制備鹽酸,此時C瓶所加試劑為 ,此時C中液體可能會發(fā)生倒吸,如果不改變現(xiàn)有的裝置,要克服這一安全隱患,可以在C瓶中再加入有機試劑封住長導管管口,該有機試劑可以為___________,吸收后,將 C瓶中的液體經過 操作獲得鹽酸。
36.甲同學用該裝置測定一定質量小蘇打樣品(含少量NaCl)中碳酸氫鈉的純度,可以在C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通過C瓶增重得到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出碳酸氫鈉的含量,實驗結果小蘇打含量偏低,你認為實驗結果偏低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 操作 | |
A | 證明二氧化硫漂白性 | 將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B | 證明碳酸酸性強于苯酚 | 在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變渾濁 |
C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甲酸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
D | 比較鋅銅金屬活潑性 | 用導線連接兩個石墨電極,放入ZnSO4、CuSO4 的混合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黃浦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環(huán)保問題一直是社會的熱門話題。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應大力推廣“乙醇汽油”
B.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適量生石灰,以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D.含次氯酸鹽的漂水與含鹽酸的潔廁靈混合使用會產生有毒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22.4g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 mol/L的硫酸溶液750mL,固體完全溶解,則原混合物中Cu的質量可能為
A.1.12 g B.2.2 g C.3.2g D.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