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通過測量反應產生的CO2和H2O的質量,來確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

(1)實驗步驟:
①按圖(夾持儀器未畫出)組裝好實驗裝置后,首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稱取樣品,并將其放入硬質玻璃管中;稱量裝濃硫酸的洗氣瓶C的質量和裝堿石灰的U形管D的質量.
③打開活塞K1、K2,關閉K3,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其目的是除去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④關閉活塞K1、K2,打開K3,點燃酒精燈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⑤打開活塞K1,緩緩鼓入空氣數分鐘,然后拆下裝置,再次稱量洗氣瓶C的質量和U形管D的質量.
(2)關于該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加熱反應后不鼓入空氣,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NaCl偏大NaHCO3偏小 Na2CO3•10H2O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②E處干燥管中盛放的藥品是堿石灰,其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影響測定結果,如果實驗中沒有該裝置,則會導致測量結果NaHCO3的質量分數偏大(填寫同①).
③若樣品質量為10.0g,反應后C、D裝置增加的質量分別為2.7g、2.2g,則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質量分數為28.6%.

分析 將混合物加熱會產生H2O(g)、CO2等氣體,應在C、D中分別吸收,由干燥劑的性質知應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劑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產生的CO2的質量)可求出NaHCO3質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產生的H2O及已經知道的NaHCO3分解產生的H2O的質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質量,從而求出NaCl的質量;故應在實驗前想法趕出裝置中的空氣,關鍵操作應是趕B中的空氣,所以關閉b,打開a就成為操作的關鍵,緩緩通入則是為了趕出效果更好;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影響實驗效果,根據以上分析進行解答即可.
(1)①氣體發(fā)生裝置需要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裝置內有空氣,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影響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故實驗前要通入空氣,趕走裝置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減少誤差.活塞的操作方法是:打開活塞K1、K2,關閉活塞K3;
④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熱時,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鈉晶體失去結晶水生成碳酸鈉;
(2)①若加熱反應后不鼓入空氣,生成水蒸氣質量和二氧化碳質量測定結果會減;
②E處干燥管是堿石灰,防止空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影響測定結果,如果實驗中沒有該裝置D裝置中測定二氧化碳質量增大;
③根據D裝置中增重質量計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根據碳酸氫鈉分解時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關系式計算碳酸氫鈉生成的水蒸氣,總的水蒸氣減去碳酸氫鈉生成的水蒸氣就是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的水蒸氣,根據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的水蒸氣和十水碳酸鈉的關系式計算十水碳酸鈉的質量,從而計算其質量分數.

解答 解:(1)①由實驗原理可知,實驗需要通過測量D裝置內堿石灰的增重,計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通過測量C裝置裝置,計算生成的水的質量,故應首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裝置內有空氣,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影響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質量的測定,打開活塞K1、K2,關閉活塞K3,實驗前要通入空氣,趕走裝置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減少誤差,
故答案為:除去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④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熱時,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鈉晶體失去結晶水生成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故答案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①若加熱反應后不鼓入空氣,生成水蒸氣質量和二氧化碳質量測定結果會減小,碳酸氫鈉依據二氧化碳計算,而Na2CO3•10H2O的測定是根據生成水的總質量計算的,則測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將偏小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NaCl偏大,NaHCO3 偏小,Na2CO3•10H2O偏小,
故答案為:偏大;偏小;偏。
②干燥管中盛放的是堿石灰,堿石灰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影響測定結果,若撤去E裝置,則測定的碳酸氫鈉的質量偏大,
故答案為:堿石灰;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影響測定結果;偏大;
③D裝置中增加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水蒸氣的質量為x.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8g        44g
                               x           2.2g
x=0.9g,
裝置C吸收的是水蒸氣,包括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和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的,十水碳酸鈉分解生成的水蒸氣的質量=2.7g-0.9g=1.8g.
設十水碳酸鈉的質量為y.
Na2CO3•10H2O $\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86g                                       180g
y                                            1.8g
y=2.86g
所以十水碳酸鈉的質量分數=$\frac{2.86g}{10.0g}$×100%=28.6%,
故答案為:28.6%.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以鈉的化合物為載體,綜合考查學生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實驗原理,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稀土金屬是我國戰(zhàn)略性資源.氟碳鈰礦主要化學成分為CeFCO3,它是提取鈰族稀土元素的重要礦物原料.其中一種提取鈰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焙燒后燒渣中含+4價的鈰及+3價的其它稀土氟氧化物;+4價的鈰的氧化物有很強的氧化性,通常在酸性條件下易被還原劑還原成+3價而溶于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l中所用的酸A為(用字母表示)b(a.鹽酸    b.稀硫酸),原因是避免污染環(huán)境、腐蝕設備.
(2)酸浸Ⅱ后,為避免三價鈰以四氟硼酸鹽形式損失,需用可溶性鉀鹽將四氟硼酸根離子沉淀除去,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K++BF4-=KBF4↓.
(3)實驗室中進行萃取操作所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在操作I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是為了調節(jié)溶液pH 獲得Ce(OH)3和Ce(OH)4,測定該溶液pH的操作是撕下一小片pH試紙放在干燥潔凈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該溶液點在pH試紙的中央,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比.
(4)寫出氧化步驟的化學方程式4Ce(OH)3+O2+2H2O=4C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現有反應:mA(g)+nB(g)?pC(g),達到平衡后,當升高溫度時,B的轉化率變大;當減小壓強時,混合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也減小,則:
(1)該反應的逆反應為放熱反應,m+n>p(填“>”“=”“<”).
(2)減壓時,A的質量分數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
(3)若加入B(體積不變),則A的轉化率增大,B的轉化率減。
(4)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已知可逆反應:M(g)+N(g)?P(g)+Q(g),△H>0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1mol•L-1,c(N)=2.4mol•L-1,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25%;
(2)若反應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達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M氣體,再次達到平衡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
(3)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4mol•L-1,c(N)=a mol•L-1,達到平衡后,c(P)=2mol•L-1,則a=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將N2和 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相同狀況下其密度是H2的 3.6倍,取0.5mol該混合氣體通入密閉容器內,使之發(fā)生反應并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已知反應達到平衡后容器內壓強是相同條件下反應前壓強的0.76倍,試求:
(1)反應前混合氣體中N2和 H2的體積比=1:4;
(2)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的氨的物質的量=0.06mol;
(3)平衡時N2的轉化率=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利用天然氣可制得以H2、CO等為主要組成的工業(yè)原料合成氣,反應為CH4(g)+H2O(g)?CO(g)+3H2(g).
(1)甲烷與水蒸氣反應,被氧化的元素是C,當生成標準狀況下35.84L合成氣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2.4mol.
(2)將2mol CH4和5mol H2O(g)通入容積為100L的反應室,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若達到A點所需的時間為5min,則v(H2)=0.006mol•L-1•min-1,100℃時平衡常數K=6.75×10-4 mol2•L-2
②圖中的p1<p2(填“<”、“>”或“=”),A、B、C三點的平衡常數KA、KB、KC的大小關系是KC>KB>KA
(3)合成氣用于合成氨氣時需除去C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H<0.
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O}_{2})}{n({H}_{2}O)}$增大的是AC(填編號).
A.降低溫度
B.恒溫恒容下充入He(g)
C.將H2從體系中分離
D.再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工業(yè)上,向500℃~600℃的鐵屑中通入氯氣生產無水氯化鐵(已知熾熱鐵屑與氯化氫生成氯化亞鐵).現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上述過程進行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盛裝濃鹽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進行實驗時,應先點燃A(選填A或C)處酒精燈,裝置B中加入的試劑是飽和氯化鈉溶液,裝置C中加入的試劑濃硫酸,檢驗FeCl3的常用試劑為KSCN.
(2)制取無水氯化鐵的實驗中,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若無B裝置,反應尾氣成分為Cl2、H2、HCl,用E裝置吸收尾氣可能存在的問題倒吸、H2無法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某興趣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備NaNO2并對其性質作如下探究(A中加熱裝置已略去).

【背景素材】
①2NO+Na2O2═2NaNO2;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而MnO4-被還原為Mn2+
【制備NaNO2
(1)裝置A三頸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裝置的目的是①將NO2轉化為NO,②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
(3)為保證制得的亞硝酸鈉的純度,C裝置中盛放的試劑可能是BD(填序號).
A.P2O5B.堿石灰      C.無水CaCl2D.生石灰
(4)E裝置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NO氣體,避免污染空氣.
【NaNO2性質探究】
(5)①將NaNO2滴加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可觀察到紫色溶液顏色變淺,直至褪色.該實驗說明NaNO2具有還原性.
 ②將SO2通入用稀鹽酸酸化的NaNO2溶液中,為證明NaNO2有氧化性,設計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用試管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證明NaNO2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反應的能量變化圖(反應物和產物均為298K時的穩(wěn)定狀態(tài)).由圖可知Mg與鹵素單質的反應均為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