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氮氧化物排放是形成臭氧層空洞、酸雨、霧霾的重要成因之一。SCR法是工業(yè)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應原理為:4NH3(g)+4NO(g)+O2(g) 4N2(g)+6H2O(g) △H<0
(1)氮氧化物破壞臭氧層原理為:①NO+O3NO2+O2 ②NO2+ONO+O2。常溫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為K1,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為K2,則反應O3+O2O2的平衡常數(shù)K =_______(用K1、K2表示)。氮氧化物在該反應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SCR法除NO時,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條件相同,在甲、乙兩種催化劑作用下,NO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
①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在催化劑甲作用下,圖中M點處(對應溫度為210℃)NO的轉化率_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該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高于210℃時,NO轉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溫度高于210oC,反應放熱,平衡逆移
B.催化劑活性降低
C.溫度高于210oC,發(fā)生了副反應
(4)二甲醚(CH3-O-CH3)代替氟利昂作為制冷劑可減少臭氧空洞。若用二甲醚-O2燃料電池作為電源,利用電解法制備納米Cu2O,其裝置如圖所示。
①上述裝置中D電極應連接二甲醚燃料電池中通_______(填“CH3-O-CH3”或“O2”)的一極,該電解池中離子交換膜為_____離子交換膜(填“陰”或“陽”)。
②該電解池的陽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
【答案】K1K2 催化劑 降低溫度 減小壓強 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或催化效率等) 一定不是 BC O2 陰 2Cu – 2e- + 2OH-== Cu2O + H2O
【解析】
(1)反應O3+O2O2為反應①與反應②之和,則其平衡常數(shù)K 為K1、K2之積。兩反應加和后,氮的氧化物抵消,則氮氧化物在該反應中的作用是催化劑。
(2)該反應為放熱的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利用平衡移動原理,可確定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
(3)①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的原因,從催化劑對溫度的要求及反應物的轉化率兩個方面綜合分析;
②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從而改變反應到達平衡的時間,但不影響反應物的轉化率,圖中M點處,甲和乙作用下的NO的轉化率不同,由此確定該溫度下的轉化率的性質。結合溫度對平衡轉化率影響分析。
(4)①上述裝置中D電極上Cu轉化為Cu2O,則D電極為陽極,連接二甲醚燃料電池中的正極,Cu2O為堿性氧化物,易溶于酸,可確定該電解池中離子交換膜為陽膜還是陰膜。
②該電解池的陽極,Cu轉化為Cu2O。
(1)反應O3+O2O2為反應①與反應②之和,則其平衡常數(shù)K 為K1、K2之積,即K= K1K2。兩反應加和后,氮的氧化物抵消,則氮氧化物在該反應中的作用是催化劑。答案為:K1K2;催化劑;
(2)該反應為放熱的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利用平衡移動原理,可確定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是降低溫度、減小壓強。答案為:降低溫度;減小壓強;
(3)①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的原因是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或催化效率等);答案為: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或催化效率等);
②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從而改變反應到達平衡的時間,但不影響反應物的轉化率,圖中M點處,甲和乙作用下的NO的轉化率不同,由此確定該溫度下的轉化率一定不是平衡轉化率。答案為:一定不是;
A.溫度高于210oC,兩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物的轉化率不等,則未達平衡,不能由此判斷溫度對平衡的影響,A不合題意;
B.溫度升高,反應物的轉化率降低,則催化劑活性降低,B符合題意;
C.溫度高于210oC,有可能發(fā)生了副反應,C符合題意。答案為:BC;
(4)①上述裝置中D電極上Cu轉化為Cu2O,則D電極為陽極,連接二甲醚燃料電池中的正極,即為通O2的一極,Cu2O為堿性氧化物,易溶于酸,可確定該電解池中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答案為:O2;陰;
②該電解池的陽極,Cu轉化為Cu2O,電極反應式為2Cu – 2e- + 2OH-== Cu2O + H2O。答案為:2Cu – 2e- + 2OH-== Cu2O + H2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反應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2NO2(g)N2O4(g) △H=-56.9 kJ/mol,可知將2mol NO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為56.9kJ
B.101 kPa時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1,H2的燃燒熱為-572 kJ·mol-1
C.同溫同壓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H相同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NaOH的氫氧化鈉溶液與含0.5 mol H2SO4的濃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妝品的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從楊樹中提取,現(xiàn)可用如下反應制備: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
B. X和Z均能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C. Y既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也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 Y可作加聚反應單體,X可作縮聚反應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香豆素()是一種天然香料,常存在于黑香豆、蘭花等植物中。
⑴香豆素的分子式是________,屬于________(填“無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
⑵香豆素能使溴水褪色,因為結構中含________(填官能團名稱),其與Br2發(fā)生___反應(填反應類型)。
⑶香豆素具有還原性,向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加入足量的香豆素,充分振蕩,實驗現(xiàn)象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提出如下光分解法制備氫氣:
①2Ce4+(aq)+H2O(l)===2Ce3+(aq)+O2(g)+2H+(aq) ΔH1
②Ce3+(aq)+H2O(l)===Ce4+(aq)+H2(g)+OH-(aq) ΔH2
③H2O(l)===H+(aq)+OH-(aq) ΔH3
④2H2O(l)===2H2(g)+O2(g) ΔH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Ce4+能夠增大水分解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反應速率
B. Ce3+是反應②和反應③的催化劑
C. 上述反應中,ΔH4=2ΔH1+4ΔH2-4ΔH3
D. 通常條件下,反應④中生成H2、O2的速率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為甲烷。
I.(1)已知:一定條件下可被甲烷還原“納米級”的金屬鐵。其反應為:
①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
②在容積均為VL的I、II、III三個相同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然后分別充入amol,三個容器的反應溫度分別為、、且恒定不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驗測得反應均進行到tmin時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1所示,此時I、II、III三個容器中一定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上述反應的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該反應在______填“高溫”、“低溫”或“任意溫度”下可自發(fā)進行。
利用天然氣為原料的一種工業(yè)合成氨簡式流程圖如圖2:
(1)步驟Ⅱ中制氫氣的原理如下:Ⅰ;
Ⅱ;
①對于反應Ⅰ,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容器中,表示其已達到最大化學反應限度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單位時間內1mol消耗,同時有3mol生成;
B.、、CO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②則反應;______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2)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反應原理為: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起始時充入、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
①實驗a從開始至平衡時的反應速率______;實驗c中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
②與實驗a相比,其他兩組改變的實驗條件是:b______,c______。
③M點的逆反應速率______N點的正反應速率填“”、“”或“”;N點時再加入一定量,平衡后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動汽車常用電池為鈷酸鋰電池,工作時原理如圖,N極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合材料,電解質為一種能傳導Li+的固體電解質,電池反應式:
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放電時電子從N極流向M極
B.放電時N電極的反應式為:LixC6-xe-=xLi++C6
C.M極的物質具有較強還原性
D.相對于傳統(tǒng)鉛蓄電池,鋰電池的比能量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鋁的第一電離能比鎂的第一電離能大
B.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變大
C.鎂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時,原子釋放能量,由基態(tài)轉化成激發(fā)態(tài)
D.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核外電子總數(shù)的原子和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24p5的原子是同種元素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M(結構式如下圖)是最常用的還原劑,由H·C· Brown和 Schlesinger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學發(fā)現(xiàn),其中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減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與W、Z與W均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和2:1的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的3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一元弱酸
B.Z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ⅦA族
C.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D.化合物M不能與Z2W2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