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兩元素的單質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E,D的L層電子數等于K、M兩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之和.
(1)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該元素常見氧化物有
 
 
(寫出化學式)
(2)寫出B、C單質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
 

(3)12克A單質充分燃燒后的產物通人1L 1mol/L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的溶質為
 
,其物質的量為
 
mol.
(4)寫出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關系
專題:
分析: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兩元素的單質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E,則固體E為Na2O2、B為O元素、C為Na;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處于ⅣA族,原子序數小于O,故A為C元素;D的L層電子數等于K、M兩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之和,則M層電子數=8-2=6,則D為S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兩元素的單質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E,則固體E為Na2O2、B為O元素、C為Na;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處于ⅣA族,原子序數小于O,故A為C元素;D的L層電子數等于K、M兩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之和,則M層電子數=8-2=6,則D為S元素,
(1)D為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第三周期第VIA族,該元素常見氧化物有SO2和SO3,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VIA族;SO2、SO3
(2)鈉在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O2
  △  
.
 
Na2O2 ,
故答案為:2Na+O2
  △  
.
 
Na2O2 ;
(3)12克碳單質的物質的量為1mol,充分燃燒后生成1molCO2,1L 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1L×1mol/L=1mol,n(CO2):n(NaOH)=1:1,故發(fā)生反應:CO2+NaOH=NaHCO3,所得溶液的溶質為NaHCO3,由方程式可知其物質的量為1mol,
故答案為:NaHCO3;1;
(4)碳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
  △  
.
 
CO2↑+2SO2↑+2H2O,
故答案為:C+2H2SO4(濃)
  △  
.
 
CO2↑+2SO2↑+2H2O.
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難度不大,明確元素是關鍵,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0.1NA個乙炔分子完全燃燒需要的O2的體積約為11.2L
B、標準狀況下,11.2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共用電子對數目為0.5NA
C、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碳氫鍵數目為3NA
D、常溫常壓下,1 mol氦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欲分離苯和苯酚,一般可向其混合物中加入稍過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再將該混合物轉移到分液漏斗中,振蕩,靜置后溶液將出現
 
現象,然后分液.從分液漏斗放出下層液體,加入適量鹽酸,再將其分成兩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鐵溶液,出現的現象是
 
;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濃溴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上層液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氮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和應用在工農業(yè)生產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工業(yè)制硝酸的主要反應之一是:
4NH3(g)+5O2(g)?4NO(g)+6H2O(g),△H=-akJ?mol-1(a>0)
(1)如果將4molNH3和5molO2放入容器中,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0.8akJ,則平衡時NH3的轉化率為
 
.上述反應在
 
(高溫、低溫、任意溫度時)能自發(fā)進行.
(2)在一定條件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NO的濃度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NO的a、b、c三點的反應速率v(a正)、v(b逆)、v(c正)的大小關系是
 

(3)t℃時,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
濃度/mol?L-1
時間/min
c(NH3c(O2c(NO)c(H2O)
起始4.05.500
第2min3.24.50.81.2
第4min2.03.02.03.0
第6min2.03.02.03.0
①第2min到第4mim,反應速率v(O2)=
 
;
②第2min時改變了條件,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從所給選項中選擇);
A.降低溫度 B.增加了生成物 C.減小壓強 D.使用了高效催化劑
③在與第4min相同的溫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和H2O(g)的濃度都為2moI/L,則該反應
 
(填“正反應方向進行”、“逆反應方向進行”、“不移動”).
(4)硝酸廠的尾氣含有氮氧化物,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污染空氣.尿素(H2NCONH2)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在溫度70-95℃時,工業(yè)尾氣中的NO、NO2可以用尿素溶液吸收,將其轉化為N2,同時產生CO2,則尿素與NO、NO2三者等物質的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目前科學家探索利用燃料氣體中的甲烷等將氮氧化物還原為氮氣和水,其反應機理為:
CH4(g)+4NO2(g)=4NO(g)+2H2O(g),△H=-57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則1mol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反應熱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題中有關物質的比較,請用“>”、“<”、“=”填空:
(1)酸性:H3PO4
 
H2SO4,堿性:KOH
 
Mg(OH)2;
(2)氧化性:Cl2
 
S;
(3)穩(wěn)定性:CH4
 
HF;
(4)微粒半徑:Si
 
Na;
(5)電子數目:H2O
 
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無處不在,了解一些與食品相關的化學知識很有意義.
(1)薯片等容易擠碎的食品,宜選用充氣袋裝.不應該充入的是
 

A.氮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2)為使面包松軟可口,通常用碳酸氫鈉作發(fā)泡劑.因為它
 

①熱穩(wěn)定性差    �、谠黾犹鹞丁�     ③產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鈉離子
A.②③B.①③C.①④
(3)苯甲酸鈉(C6H5COONa)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劑.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苯甲酸鈉屬于鹽類          B.苯甲酸鈉能溶于水       C.苯甲酸鈉屬于烴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氯水,請回答以下問題:
(1)將足量氯氣溶于水制成的飽和氯水呈
 
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于其見光易分解,因此需保存在
 
瓶中.
(2)氯水的pH值
 
7,說明氯水中有大量自由移動的
 
微粒;向pH試紙上滴加新制氯水后產生的現象為
 
,說明新制氯水中還存在的微粒為
 

(3)向氯水中滴加經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后產生的現象為
 
,說明氯水中還存在的微粒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下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用圖1所示裝置驗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用圖2所示裝置從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
C、用圖3所示裝置制備干燥的氨氣
D、用圖4所示裝置量取15.00mL高錳酸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H>0,下列操作一定能使其反應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發(fā)生移動的是( �。�
A、升溫
B、加壓
C、恒容下加入一定量的H2
D、恒壓下加入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