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實驗室需配制48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48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
實際應稱Na2CO3質(zhì)量/g應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mL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將準確稱量的Na2CO3固體倒入燒杯中,再加適量水溶解
C.將已冷卻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上下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cm~2cm處
(3)若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無影響;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偏高.
(4)若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情況如何處理?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重新配制.

分析 (1)依據(jù)配制溶液體積選擇容量瓶規(guī)格,依據(jù)m=cVM計算需要溶質(zhì)的質(zhì)量;
(2)用固體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等,據(jù)此排序;
(3)分析操作對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和溶液體積的影響,依據(jù)C=$\frac{n}{V}$進行誤差分析;
(4)任何操作導致實驗失敗且不能補救的都必須重新配制.

解答 解:(1)配制48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實驗室沒有480mL規(guī)格容量瓶,應選擇500mL容量瓶,需要溶質(zhì)的質(zhì)量m=0.1mol•L-1×0.5L×106g/mol=5.3g,
故答案為:5.3g;500mL;
(2)用固體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一般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等,所以 正確的順序為:BCAFED;
故答案為:BCAFED;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無影響,對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和溶液體積都不產(chǎn)生影響,對溶液濃度無影響;
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
故答案為:無影響;偏高;
   (4)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實驗失敗且無法補救,必須重新配制,故答案為:重新配制.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明確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驟是解題關鍵,注意容量瓶規(guī)格選擇,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工業(yè)上常利用含硫廢水生產(chǎn)Na2S2O3•5H2O,實驗室可用如下裝置(略去部分加持儀器)模擬生成過程.

燒瓶C中發(fā)生反應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Ⅲ)
(1)儀器組裝完成后,關閉兩端活塞,向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內(nèi)注入液體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柱高度保持不變,則整個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裝置E中為NaOH溶液.
(2)裝置B的作用之一是觀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體最好選擇c.
a.蒸餾水            b.飽和Na2SO3溶液   c.飽和NaHSO3溶液    d.飽和NaHCO3溶液
實驗中,為使SO2緩慢進入燒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已知反應(Ⅲ)相對較慢,則燒瓶C中反應達到終點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澄清(或渾濁消失).反應后期可用酒精燈適當加熱燒瓶A,實驗室用酒精燈加熱時必須使用石棉網(wǎng)的儀器還有ad.
a.燒杯    b.蒸發(fā)皿      c.試管      d.錐形瓶
(3)反應終止后,燒瓶C中的溶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雜質(zhì).利用所給試劑設計實驗,檢測產(chǎn)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簡要說明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取少量產(chǎn)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清液(或過濾,取濾液),滴入幾滴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說明產(chǎn)品中含有Na2SO4,若沒有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說明產(chǎn)品中不含Na2SO4
已知:
1.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2.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乙醛在518℃時經(jīng)途徑Ⅰ或途徑Ⅱ分解為甲烷和一氧化碳,如圖所示是兩途徑的能量變化曲線示意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途徑Ⅰ與途徑Ⅱ中乙醛的轉化率相同
B.途徑Ⅱ是加入催化劑時能量變化曲線,且催化劑是I2
C.途徑Ⅰ與途徑Ⅱ的焓變(△H)相同
D.加入催化劑將增大正反應速率,降低逆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實驗室需要配制480m L 1mol/L H2SO4溶液,需要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H2SO427.2mL(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兩份體積相同,濃度未知的Na2CO3和HCl溶液,將它們互相滴加,產(chǎn)生的氣體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的體積比為1:2,則Na2CO3和HCl溶液的濃度之比為( 。
A.3:2B.2:5C.3:4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機物的所有同分異構體中屬于酯類的同分異構體共有幾種( 。
A.1種B.2種C.3種D.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高溫超導材料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物質(zhì)之一.
(1)科學家把C60和K摻雜在一起制造了一種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圖1所示.該富勒烯化合物中的化學式為K3C60

(2)某同學畫出的C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軌道表示式(如圖2),該電子排布圖違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3)金屬鉀采用的是圖3下列A(填字母代號)堆積方式,每個鉀原子的配位數(shù)是8
 
(4)富勒烯(C60)的結構如圖4.
①1mol C60分子中σ鍵的數(shù)目為90NA
②已知:金剛石中的C-C的鍵長為154.45pm,C60中C-C鍵長為145~140pm.有同學據(jù)此推斷C60的熔點高于金剛石,你認為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錯誤,因為金剛石是原子晶體,而C60是分子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已知反應2A(g)?B(g)+3C(g)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相對氫氣的密度為8.5,則A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能是( 。
A.8.5B.17C.22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Cu2O是一種具有良好光電效應的材料,某學習小組探究制備Cu2O的方法.
【查閱資料】
①CuSO4與Na2SO3溶液混合可制備Cu2O.
②Cu2O為磚紅色固體;酸性條件下生成Cu2+和Cu.
③Cu2O和Cu(SO323-可以相互轉化Cu2O$?_{Cu_{2}+}^{SO_{32}-}$ Cu(SO323-(無色)
(1)完成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應制Cu2O的離子方程式:
□Cu2++□SO32-+□2H2O$\frac{\underline{\;\;△\;\;}}{\;}$□Cu2O↓+□1SO42-+□HSO3-
【實驗探究】
操作現(xiàn)象
i有黃色沉淀出現(xiàn),隨著Na2SO3溶液的滴入,沉淀增加,當加到5mL時,溶液的藍色消失.
ii將試管加熱,黃色沉淀變?yōu)榇u紅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
iii在加熱條件下,繼續(xù)滴入Na2SO3溶液,磚紅色沉淀減少,當加到10mL時,沉淀完全溶解,得無色溶液.
(2)證明ii中磚紅色沉淀是Cu2O的試劑最好選用D.
A.濃硝酸    B.稀硝酸    C.濃硫酸    D.稀硫酸
(3)經(jīng)檢驗i中黃色沉淀含有Cu2SO3,ii中沉淀由黃色變磚紅色的化學方程式是Cu2SO3═Cu2O+SO2↑.
(4)iii中磚紅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c(SO32-)增大,使Cu2O?Cu(SO323-平衡正向移動,磚紅色沉淀消失.
(5)在加熱條件下,若向2mL0.25mol•L-1Na2SO3溶液中滴加0.25mol•L-1CuSO4溶液至過量,預期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得到無色溶液,后來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6)由上述實驗得出結論: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應制備Cu2O,應控制的條件是反應溫度、CuSO4和Na2S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
(7)若先向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肼(N2H4),加熱并保持反應體系的溫度在90℃,反應完全后,分離、洗滌、真空干燥所得到的固體為納米氧化亞銅.檢驗反應混合體系內(nèi)納米Cu2O已經(jīng)生成的實驗方法是丁達爾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