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下列反應中,調節(jié)反應物用量不會改變反應產物的是( �。�
A.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稀硝酸中加入銅片
C.稀硝酸中加入鐵屑D.HCl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

分析 A.少量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過量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氫鈣;
B.稀硝酸和銅反應只能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
C.鐵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鐵的量不同,得到產物不同;
D.Na2CO3和HCl的相對量的不同可生成NaHCO3或CO2,滴加少量鹽酸,生成碳酸氫鈉,過量鹽酸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解答 解:A.CO2通入石灰水,CO2過量則生成碳酸氫鈣,2CO2+Ca(OH)2═Ca(HCO32,氫氧化鈣過量則生成碳酸鈣,Ca(OH)2+CO2═CaCO3↓+H2O,反應物用量不同,產物不同,故A不選;
B.稀硝酸和銅反應只能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3Cu+8HNO3=3Cu(NO32+2NO↑+4H2O和物質的用量無關,故B選;
C.鐵和稀硝酸反應有兩種情況:若鐵過量,鐵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亞鐵,3Fe+8HNO3=3Fe(NO32+2NO↑+4H2O,若稀硝酸過量,鐵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Fe+4HNO3=Fe(NO33+NO2↑+2H2O,所以鐵和硝酸的反應與硝酸的濃度、鐵的用量有關,故C不選;
D.HCl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HCl量少生成碳酸氫鈉,Na2CO3+HCl=NaHCO3,HCl量多生成二氧化碳,Na2CO3+2HCl=2NaCl+CO2↑+H2O,和用量有關,故D不選;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用量或濃度不同導致產物不同,明確物質之間的反應是解本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鐵礦石是工業(yè)煉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設雜質中不含鐵元素和氧元素,且雜質不與H2SO4反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進行探究.

(1)Ⅰ.鐵礦石中含氧量的測定
①按上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5.0 g鐵礦石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中的藥品如圖所示(夾持儀器均省略);
③從左端導氣管口處不斷地緩緩通入H2,待C裝置出口處H2驗純后,點燃A處酒精燈
④充分反應后,撤掉酒精燈,再持續(xù)通入氫氣至完全冷卻.
(1)裝置C的作用為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進入B中,影響測定結果.
(2)測的反應后裝置B增重1.35 g,則鐵礦石中氧的百分含量為24%.
Ⅱ.鐵礦石中含鐵量的測定

(1)步驟④中煮沸的作用是趕走溶液中溶解的過量的Cl2
(2)步驟⑤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250mL容量瓶.
(3)下列有關步驟⑥的操作中說法正確的是df.
a.因為碘水為黃色,所以滴定過程中不需加指示劑
b.滴定過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為指示劑
c.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可以直接裝液
d.錐形瓶不需要用待測液潤洗
e.滴定過程中,眼睛注視滴定管中液面變化
f.滴定結束后,30s內溶液不恢復原來的顏色再讀數
(4)若滴定過程中消耗0.5000mol?L-1KI溶液20.00mL,則鐵礦石中鐵的百分含量為70%.
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該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5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兔耳草醛H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主要用于食品、化妝品等工業(yè)中.用有機物A為原料可以合成兔耳草醛H,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ACH3CHCH2AlCl3BHCHOHClZnCl2CK2Cr2O7KOHD(枯茗醛)CH3CH2CHOKOHEH2OFGH(兔耳草醛,相對分子質量190)
中間產物D是一種精細化工產品,可用作香料,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D+  H+
已知:
Ⅰ.醛與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環(huán)狀縮醛:
H++H2O
Ⅱ.2RCH2CHOKOHH2O
Ⅲ. K2Cr2O7KOH
(1)D的結構簡式為,E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羥基、醛基.
(2)A分子中碳、氫的質量比為12:1,A的分子式為C6H6,B的結構簡式為
(3)反應①的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4)兔耳草醛H中的含氧官能團易被氧化,生成化合物W,G與W可發(fā)生酯化反應,寫出G與W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W與是否互為同分異構體否(填“是”或“否”),符合下列條件的的同分異構體有2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a.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環(huán)上有五個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種類型氫原子的吸收峰
c.1mol該物質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用18mol•L-1 濃硫酸配制100mL 2.8mol•L-1 稀硫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計算所用濃硫酸的體積 ②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 ③稀釋④轉移  ⑤洗滌�、薅ㄈ� ⑦搖勻
完成下列問題:
(1)所需濃硫酸的體積是15.6mL(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數字).
(2)該實驗用到的儀器除量筒、燒杯外還需的定量儀器有100mL容量瓶
(3)下列情況對所配制的稀硫酸濃度有何影響?(用“偏高”“偏低”“無影響”填寫)
①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俯視刻度線偏低.
②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化合物的式量(M)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式量為30的碳、氫、氧組成的化合物無同分異構體
B.式量為128的烴的分子式不一定是C9H20
C.烴的式量可以是偶數,也可以是奇數
D.有機物分子中,H原子數可以是偶數,也可以是奇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一種星際分子,其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球與球之間的連線代表化學鍵,如單鍵、雙鍵、叁鍵等,不同花紋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物質是烴的含氧衍生物B.①處的化學鍵是碳碳雙鍵
C.②處的化學鍵是碳碳單鍵D.③處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反應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是(  )
A.氧化鈣溶于水B.乙醇燃燒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D.斷開1mol氮氣分子中的氮氮叁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綠色顆粒狀沉淀.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藍色固體的成分提出了三種假設:
(1)假設一:沉淀是CuCO3,理由:Na2CO3 +CuSO4═Na2SO4+CuCO3↓(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假設二:沉淀是Cu(OH)2;
假設三:沉淀是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2)為了進一步探究沉淀的成分,進而確定何種假設成立,該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圖如圖2:

①研究沉淀物組成前,須將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
②E中藥品的名稱是堿石灰;
③實驗過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驟:
a.打開K1、K3,關閉K2、K4,通入過量空氣,
b.關閉K1、K3,打開K2、K4,充分反應;
c.再通入過量空氣時,活塞處于打開的為K1、K4,關閉的為K2、K3
④若沉淀樣品的質量為m g,裝置D的質量增加了n g,假設三成立,則Cu(OH)2的質量分數為m3111nm×100%(用含m、n代數式表示);若不進行步驟c,則會使Cu(OH)2的質量分數測定結果偏低(填“偏高”、“無影響”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已知:還原性強弱:I->Fe2+.往100mLFeI2溶液中緩慢通入3.36L(標準狀況)氯氣,反應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則原FeI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1mol/LB.1.5mol/LC.1.2mol/LD.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