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答下列以下有關酶的問題:

(1)由圖1曲線可知:當pH從5上升到7,酶活性的變化過程是 ;從圖示曲線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圖2和圖3是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曲線,請分析回答:

圖2中A點后酶促反應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從圖3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底物足量的條件下,

(3)以下是一個有關酶的實驗,根據(jù)表格內容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操作步驟

操作方法

試管A

試管B

試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

溫度處理

60℃

100℃

0℃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①表中為探究 的實驗.

②請指出實驗操作步驟存在的問題

③該實驗把溫度處理改為pH分別為5、7、9能否用于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說明理由

【答案】(1)先上升后下降 隨著pH的變化,酶的最適溫度不變(或溫度影響酶活性)

(2)酶的濃度(數(shù)量)和活性(載體的數(shù)量) 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

(3)①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②應先將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在各自的溫度條件下保溫一段時間,再將兩者混合

③不能 氫氧化鈉與碘液反應,不能在堿性條件下用碘液對淀粉進行鑒定(鹽酸能促進淀粉的水解)

【解析】

試題分析:1、分析題圖曲線可知:

圖1表示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縱軸表示底物的剩余量,在相同的時間內,底物剩余量越多,說明酶的活性越弱;由題圖可知,不同PH件下,酶的最適宜溫度相同,PH為5、6、7時,PH為6時酶活性最高,PH為5和7時,酶活性都小于PH為6時,說明酶的最適宜PH在5~7之間;

圖2是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由題圖曲線可知,在一定的范圍內隨底物濃度升高,酶促反應速率增大,當反應物濃度達到飽和時,底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不變,此時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濃度、酶的活性等;

圖3,是在底物足量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之間的關系,由題圖曲線可知,在底物足量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呈正相關.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淀粉水解的程度,原理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碘遇淀粉變藍色,淀粉酶活性越強,淀粉水解越少,藍色越深.

解:(1)由分析可知,該酶的適宜PH在5~7之間,因此當pH從5上升到7,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從圖示曲線還可以看出隨著pH的變化,酶的最適溫度不變.

(2)圖2中A點后酶促反應的速率不再增加,說明限制A點之后的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濃度,可能是酶的數(shù)量、酶的活性等;從圖3可以看出,在底物足量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

(3)①由分析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活性,因此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②由表格信息可知,設置自變量時先將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再進行溫度處理,這樣在達到預設溫度之前,酶可能已經發(fā)揮作用,應該先將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在各自的溫度條件下保溫一段時間,再將兩者混合.

③由于氧化鈉與碘液反應,不能在堿性條件下用碘液對淀粉進行鑒定,鹽酸能促進淀粉的水解,不能在酸性條件下檢測PH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故答案為:

(1)先上升后下降 隨著pH的變化,酶的最適溫度不變(或溫度影響酶活性)

(2)酶的濃度(數(shù)量)和活性(載體的數(shù)量) 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

(3)①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②應先將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在各自的溫度條件下保溫一段時間,再將兩者混合

③不能 氫氧化鈉與碘液反應,不能在堿性條件下用碘液對淀粉進行鑒定(鹽酸能促進淀粉的水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硼的電負性和硅相近

B.π鍵是由兩個p軌道肩并肩重疊形成的,呈軸對稱。

C.Cl2是雙原子分子,H2S是三原子分子,這是由共價鍵的方向性決定的

D.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價鍵時,其共價鍵數(shù)一定等于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①②對應的試劑(或條件)不能完成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試劑(或條件)

A

溫度對Na2S2O3和稀硫酸的反應速率的影響

①熱水浴 ②冷水浴

B

固體表面積對Zn與稀硫酸的反應速率的影響

①1mol/L的稀硫酸

②4mol/L的稀硫酸

C

催化劑對10%H2O2溶液分解反應速率

的影響

①1mL0.1mol/L CuSO4溶液

②1mL 0.1mol/L FeCl3溶液

D

濃度對平衡Cr2O72(橙色) + H2O2H+ +

2CrO42(黃色)的影響

①5滴濃硫酸

②10滴6mol/L 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酸性氧化物且不能與水反應的是(

A.SiO2B.CO2C.CaO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A、B、C三張圖依次表示酶濃度一定時,反應速度和反應物濃度、溫度、PH值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中,反應物達到某一濃度時,反應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圖B中,a點所對應的溫度稱

(3)圖B中,a點到b點曲線急劇下降,其原因是

(4)將裝有酶與反應物的甲、乙兩試管分別放入12℃和75℃水浴鍋中,20分鐘后取出轉入37℃的水浴鍋中保溫,兩試管內反應分別應為:甲 ,乙

(5)圖C表示了 催化反應的速率變化曲線.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6)酶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因是

(7)圖1和圖2是與酶的特性相關的圖示

圖1和圖2分別表示了酶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 在微生物作用的條件下,NH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① 第一步反應是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

② 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紅磷比白磷穩(wěn)定,則反應P4(白磷,s)+5O2(g)===2P2O5(s) ΔH1;4P(紅磷,s)+5O2(g)===2P2O5(s) ΔH2;ΔH1和ΔH2的關系是ΔH1________ΔH2 (填“>”“<”或“=”)。

(3) 在298 K、101 kPa時,已知: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則ΔH3與ΔH1和ΔH2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4) 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

則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移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發(fā)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為30 kJ,其他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質

H2(g)

Br2(g)

HBr(g)

1 mol分子中的化學鍵斷

裂時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00

a

則表中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后喪失生物活性,這稱為蛋白質的變性.高溫、強堿、強酸、重金屬等都會使蛋白質變性.請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設計實驗,探究無水乙醇能否使蛋白質變性.

材料用具:質量分數(shù)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淀粉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蒸餾水、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無水乙醇、燒杯、試管、量筒、滴管、溫度計、酒精燈.

(1)實驗步驟:(請?zhí)畛浔砀裰袠擞孝俚目瞻祝?/span>

(2)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a.若 ,說明無水乙醇能使淀粉酶變性;

b.若 ,說明無水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P(s)+3Cl2(g)=2PCl3(g)△H=﹣612kJmol﹣1

PCl5(g)=PCl3(g)+Cl2(g)△H=+93kJmol﹣1

則P(s)+Cl2(g)=PCl5(g) 的△H是( 。

A. ﹣705kJmol﹣1 B. ﹣399kJmol﹣1

C. ﹣203kJ mol﹣1 D. ﹣21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條件對可逆反應:2SO2(g)+O2(g)2SO3(g) ΔH<0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研究的是溫度、壓強對平衡的影響,橫軸表示壓強

B.圖2研究的是溫度對平衡的影響,采用的溫度更低

C.圖3中t0時使用了催化劑,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圖4中t0時增大壓強,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