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常溫常壓下,11.2L H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B、32g O2所含原子數(shù)目為2NA
C、1mol HCl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2NA
D、在標準狀況下,22.4L H2O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10NA
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專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分析:A、根據(jù)在常溫下,不是標準狀況下進行判斷;
B、根據(jù)n=
m
M
計算出氧氣的物質的量,計算出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目;
C、根據(jù)1mol氯化氫中含有18mol電子判斷;
D、根據(jù)標準狀況下水的狀態(tài)不是氣體判斷.
解答: 解:A、不是標準狀況下,題中條件無法計算11.2L氫氣的物質的量,故A錯誤;
B、32g氧氣的物質的量為1mol,1mol氧氣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原子數(shù)目為2NA,故B正確;
C、1mol氯化氫中含有18mol電子,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8NA,故C錯誤;
D、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不能使用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計算22.4L水的物質的量,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和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標準狀況下水、四氯化碳、三氧化硫等不是氣體,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高考的“熱點”,它既考查了學生對物質的量、粒子數(shù)、質量、體積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關系的理解,又可以涵蓋多角度的化學知識內(nèi)容.要準確解答好這類題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各化學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關系;二是要準確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內(nèi)質子中子及核外電子的構成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下列溶液中,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硫氰化鉀溶液: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Fe2+、Mg2+、ClO-、Cl-
C、氫氧化鈉溶液:K+、Ba2+、Cl-、Br-
D、碳酸鈉溶液:K+、SO42-、C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銅片加入三氯化鐵溶液中:Cu+2Fe3+═2Fe2++Cu2+
B、鹽酸中加入碳酸鈣:CO32-+2H+═H2O+CO2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D、NaHCO3溶液中加入鹽酸: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yōu)榱颂骄挎V條與鹽酸、醋酸反應時,濃度或溫度對反應速率(觀察鎂條消失的時間)的影響,他們準備了以下化學用品:0.2mol/L與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與0.40mol/L的CH3COOH溶液、4條鎂條(形狀、大小、質量相同)、幾支試管和膠頭滴管,酸液溫度控制為298K和308K.
(1)該實驗缺少的儀器是
 

(2)酸液都取足量、相同體積,請你幫助完成以下面實驗設計表:
實驗
編號
溫度(K) 鹽酸濃度
(mol?L-1
醋酸濃度(mol?L-1 實驗目的
298 0.20 / a.實驗①和②是探究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b.實驗①和③是探究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c.實驗①和④是探究相同溫度下,相同濃度的鹽酸、醋酸與鎂反應速率的區(qū)別.
308 0.20 /
298 0.40 /
0.20 /
(3)預測:相同溫度、相同濃度時,剛開始時兩者產(chǎn)氣的速率鹽酸
 
醋酸(“填:=、>、<”),鎂條最先消失的是
 
;如果鎂條足量時,選pH相同、等體積的鹽酸和醋酸,產(chǎn)氣最多的是
 

(4)若(2)中實驗①鎂條消失的時間是20s,則鎂條剩余質量與時間關系圖如圖.假設:該反應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是原來的2倍;溫度相同時,醋酸是相同濃度鹽酸平均速度的
1
2
,請你在此圖中大致畫出“實驗②”(用實線)、“實驗④中醋酸實驗”(用虛線)的鎂條質量與時間關系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A~G均由短周期元素組成,A、B為非金屬氣體單質,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還多1.甲、乙均為金屬單質,且甲的原子半徑在第三周期最大.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給出,且未注明反應條件):請回答:
(1)物質D的化學式
 
;
(2)物質A的電子式是
 
;
(3)實驗室制取C的化學方程式
 
;
(4)物質F和乙反應生成A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有關化學反應過程或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Cl2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Cl2是電解質
B、在高溫條件下,C能置換出SiO2中的Si,說明C的氧化性強于Si
C、向淀粉碘化鉀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變?yōu)樗{色,說明Cl2的氧化性強于I2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說明BaCl2溶液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0mL 1.2mol/L AlCl3溶液與一定量2.0mol/L NaOH溶液混合后,得到7.8g沉淀,則所加NaOH溶液的體積是( 。
A、150mL
B、190mL
C、150mL或190mL
D、18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探究足量鋅與18.4mol?L-1濃硫酸的反應,某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反應生成物成分的定性探究
取65.0g鋅粒與98%的濃H2SO4(ρ=1.84g?mL-1)110m充分反應,鋅全部溶解,對于制得的氣體,有同學認為可能混有雜質.
(1)研究小組所制得的氣體中混有的主要雜質氣體可能是:
 
(填分子式).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說明)
(2)為證實相關分析,該化學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組裝了圖1裝置,對所制了的氣體進行探究.

①裝置C中加入的試劑是:
 
;裝置D中加入的試劑是:
 

②裝置F中加入的試劑是:
 
;U型管G的作用為:
 

③有同學認為A、B間應增加圖中的甲裝置,該裝置的作用為:
 

[實驗II]硫酸濃度與生成氣體成分的定量探究
為了定量測定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的最低濃度,設計的實驗方案為:取18.4mol?L-1濃硫酸aml與足量的鋅于A中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某溶液并測 定生成沉淀的質量.
(1)A中產(chǎn)生的氣體應通入圖2中的
 
(填“乙”或“丙”)裝置.
(2)有同學認為要減小實驗誤差,需要增加一個將反應生成的SO2全部排出的操作.但也有同學認為沒有必要,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已知:N≡N的鍵能是946kJ/mol,H-H的鍵能為436kJ/mol,N-H的鍵能為391kJ/mol,請根據(jù)此次而出合成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熵變△S
 
0(填“<”、“=”或“>”).
(2)將1mol N2與3mol H2混合置于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
①溫度為T1時,混合氣體中氨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25%,則N2的轉化率為
 

②當溫度由T1變化到T2(T2>T1)時(如圖),平衡常數(shù)KA
 
KB(填“<”、“=”或“>”).
③溫度在T1時,若起始時向10L密閉容器中加入N20.5mol、H21.5mol、NH31mol.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氨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