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通過對淀粉水解產(chǎn)物的綜合利用,可以獲得多種有機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團的有機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已知B能與Na2CO3反應,B的催化氧化產(chǎn)物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且1mol B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1mol H2。
請回答:
(1)D中所含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2)B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
(3)C+D→E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將一小粒鈉投入C中,鈉始終浮在液面上緩慢放出氣泡,同時得到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物質
B.在一定條件下,D和E都能通過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
C.共mg A和B的混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22.4m/30 L氧氣
D.B在濃硫酸作用下反應可能生成六元環(huán)狀化合物
【答案】碳碳雙鍵 羧基 CH2=CH-COOH+C2H5OH H2O +CH2=CH-COOC2H5 B D
【解析】
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已知B能與Na2CO3反應,則含有羧基,B的催化氧化產(chǎn)物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且1mol B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1mol H2,則羥基在中間碳原子上則B的結構簡式為:;B生成D時為醇羥基的消去反應,生成CH2=CH-COOH;A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則C為乙醇;C與D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E和水;
(1)D的結構簡式為:CH2=CH-COOH,含有的官能團為碳碳雙鍵、羧基;
(2)根據(jù)分析可知,B的結構簡式為:;
(3)C與D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E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H2=CH-COOH+C2H5OH CH2=CH-COOC2H5 +H2O ;
(4)A.C的結構簡式為:CH2=CH-COOH,密度比水大,加入Na,迅速產(chǎn)生氣泡,反應生成氫氣和CH2=CH-COONa,A錯誤;
B.反應物D、E中均含有碳碳雙鍵,都能通過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B正確;
C. 共m gA和B的混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標況下的22.4m/30L氧氣,C錯誤;
D. B的結構簡式為:,兩個B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D正確;
答案為B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分子H是一種成膜良好的樹脂,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①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8,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0.276,核磁共振氫譜顯示只有一組峰;
②
(1)A的結構簡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中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系統(tǒng)命名為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E的沸點 ______ (選填“>”,“<”或者“=”)2-甲基丙烷。
(5)F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的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種
①分子中無環(huán)狀結構且無支鏈 ②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峰面積之比為3:2其中官能團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有機物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基于新材料及3D打印技術,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微膠囊吸收劑能將工廠排放的CO2以更加安全、廉價和高效的方式處理掉,球形微膠囊內部充入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圖所示。
(1)這種微膠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此過程是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過程。
(2)在吸收過程中關于膠囊內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吸收前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b.吸收過程中,體系中所有的含碳微粒是CO32-、HCO3-、H2CO3
c.當n(CO2):n(Na2CO3)=1:3時,溶液中c(CO32-)<c(HCO3-)
d.溶液中始終有c(Na+)+c(H+)=2c(CO32-)+c(HCO3-)+c(OH-)
(3)將吸收的CO2催化加氫可制得乙烯。
已知:2CO2(g)+6H2(g) C2H4(g)+4H2O(g)△H=-127.8 kJ/mol,如圖曲線a表示在體積為2 L的恒容容器中,投料為1 mol CO2和3 mol H2時,測得溫度對CO2的平衡轉化率的影響,改變投料比測量后得到曲線b。
①根據(jù)曲線a計算250℃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_(帶入數(shù)值列出計算式即可)
②b條件下投料比n(H2)/n(CO2)______3(填“>”、“<”或“=”),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平衡常數(shù)大小:M=M1> N
b.其他條件不變,b條件時增加催化劑用量,則250℃時CO2的平衡轉化率可能達到M
c.當壓強、混合氣體的密度或n(H2)/n(CO2)不變時均可視為化學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d.工業(yè)生產(chǎn)中采取較高溫度(250 ℃左右)是為了提高催化劑活性加快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NaHCO3溶液與鹽酸反應:CO32-+2H+=CO2↑+H2O
B. 足量酸性KMnO4溶液與雙氧水反應:2MnO4-+7H2O2+6H+=2Mn2++6O2↑+10H2O
C. 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D. 往NH4HCO3溶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NH4++ OH- NH3 ↑+ 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往1.0 mol·L-1KI溶液中加入固體I2,發(fā)生反應:I2(aq)+I-(aq)I3-(aq) △H;I-的物質的量濃度c(I-)隨溫度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反應第一次達到平衡時用時10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H>0
B. a、c兩點對應的I-反應速率相等
C. b點時0~10s I-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4mol·L-1·s-1
D. d點時該反應在對應溫度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探究SO2氣體還原Fe3+、I2,它們使用的藥品和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2)為了驗證A中SO2與Fe3+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他們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設計了如下實驗:
方案①:往第一份試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試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迅速轉為灰綠色,最后呈紅褐色。
方案③:往第三份試液中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產(chǎn)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來水可用氯氣消毒,某學生用這種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不會產(chǎn)生明顯藥品變質問題的是( )
A. AlCl3B. FeCl2C. AgNO3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氯氫硅(SiHCl3)是光伏產(chǎn)業(yè)的一種關鍵化學原料,制備反應的方程式為Si(s)+3HCl(g)SiHCl3(g)+H2(g),同時還有其他副反應發(fā)生。當反應體系的壓強為0.05 MPa時,分別改變進料比[n(HCl)∶n(Si)]和反應溫度,二者對SiHCl3產(chǎn)率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降低壓強有利于提高SiHCl3的產(chǎn)率
B. 制備SiHCl3的反應為放熱反應
C. 溫度為450 K,平衡常數(shù):K(x)>K (y)>K (z)
D. 增加HCl的用量,SiHCl3的產(chǎn)率一定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時,在一個體積為2L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A、B,發(fā)生如下反應:A(s)+2B(g)3C(g)。反應過程中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 起始 | 2分鐘 | 4分鐘 | 6分鐘 |
A | 2 mol | 1.2 mol | ||
B | 6 mol | 3.0 mol | ||
C | 0 mol | x mol | 4.5 mol |
A. 前2分鐘內,A的反應速率為0.2molL-1min-1
B. 表中x的值為3.6
C. 4分鐘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正、逆反應的速率都為0
D. 升高溫度,正、逆反應的速率都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