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純堿(化學式為Na2C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現代化工生產有三種工藝:
Ⅰ.布蘭制堿法.以食鹽為原料制堿,該法分三步:
①用氯化鈉與硫酸反應制硫酸鈉:2NaCl+H2SO4═Na2SO4+2HCl;
②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得硫化鈉:Na2SO4+4C═Na2S+4CO↑
③用硫化鈉與石灰石反應制碳酸鈉:Na2S+CaCO3═Na2CO3+CaS
Ⅱ、氨堿法即索爾維制堿法.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其反應也分三步進行: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
Ⅲ、候氏制堿法.低溫下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可析出碳酸氫鈉,再加入細鹽末,因同離子效應,低溫氯化銨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鹽的溶解度變化不大,所以氯化銨析出而食鹽不析出;再用氨飽和后通二氧化碳,結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該法生產的純堿質量優(yōu)良,純白如雪.
(1)通過三種方法的比較,布蘭制堿法工藝的缺點有
 
(寫兩點).
(2)氨堿法工藝的中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產品的副產物NH4Cl既可以做氮肥又可以重新生成氨氣.寫出NH4Cl與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候氏制堿法反應的方程式為
 

(4)為什么候氏制堿法工藝中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
 

(5)候氏制堿法產品純堿中含有碳酸氫鈉.如果用加熱分解的方法測定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用m1表示加熱前純堿樣品的質量,m2表示加熱后固體的質量.則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可表示為:
 
考點:純堿工業(yè)(侯氏制堿法)
專題:幾種重要的金屬及其化合物
分析:(1)布蘭制堿法與其它兩種制堿法工藝相比生產時需要高溫消耗能源,需硫酸,硫酸具有腐蝕性,中間產物為CaS,廢棄物長期堆積臭氣四溢;
(2)氨堿法生產純堿的化學反應原理是以食鹽(氯化鈉)、石灰石(經煅燒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氣為原料來制取純堿,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既為反應原料液可為產物為二氧化碳,NH4Cl與生石灰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
(3)候氏制堿法是以食鹽、氨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來自合成氨廠用水煤氣制取氫氣時的廢氣)為原料來制取純堿;
(4)氨鹽水顯堿性,容易吸收二氧化碳;NH3極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弱堿性,再通入CO2使之更多地轉化為HCO3-
(5)根據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和碳酸鈉受熱穩(wěn)定的性質來回答.
解答: 解:(1)布蘭制堿法用氯化鈉與硫酸反應制硫酸鈉,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得硫化鈉,用硫化鈉與石灰石反應制碳酸鈉,原料需硫酸,硫酸具有腐蝕性,硫酸對設備腐蝕嚴重,生產時需要高溫消耗能源成本較高,中間產物為CaS,廢棄物長期堆積臭氣四溢,
故答案為:生產時需要高溫、硫酸對設備腐蝕嚴重、CaS廢棄物長期堆積臭氣四溢、成本較高;
(2)氨堿法即索爾維制堿法.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其反應也分三步進行: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CO2↑+H2O,第③步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作為第①步的生產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NH4Cl與生石灰反應2NH4Cl+CaO=2NH3↑+CaCl2+H2O,
故答案為:CO2;2NH4Cl+CaO=2NH3↑+CaCl2+H2O;
(3)侯氏制堿法,也稱為聯(lián)合制堿法,化學反應原理是用氨氣和二氧化碳與氯化鈉飽和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然后加熱碳酸氫鈉制取碳酸鈉,反應方程式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
  △  
.
 
Na2CO3+CO2↑+H2O,
故答案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
  △  
.
 
Na2CO3+CO2↑+H2O;
(4)因為飽和氨鹽水顯堿性,比飽和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在用氨堿法生產純堿過程中,要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吸收率低,后通入CO2保證全部生成NaHCO3;
(5)m1表示加熱前純堿樣品的質量,m2表示加熱后固體的質量,則加熱損失的質量為:m1-m2,故純堿中含有的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
84(m1-m2)
31m1
,
故答案為:
84(m1-m2)
31m1
點評:本題是一道有關工業(yè)制純堿知識的一道綜合實驗題目,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三種制堿法的原理是解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I2(g)+H2(g)?2HI(g)(正反應放熱)起始時,n(H2)=a mol,n(I2)=b mol.只改變表中列出的條件,其他條件不變,試將化學反應速率的改變(“增大”“減小”或“不變”)填入相應的表格.
編號反應條件反應速率
(1)升高溫度
 
(2)加入催化劑
 
(3)再充入a mol H2
 
(4)將容器容積擴大為原來2倍
 
 
(5)通入b mol N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材料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
①在原子反應堆中得以廣泛應用的鈉鉀合金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說明合金的熔點比其各成分金屬的熔點
 
.(選填“高”或“低”)
②石英玻璃纖維又稱光導纖維,其主要成分和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有機玻璃受熱時會軟化,易于加工成型.有機玻璃是一種
 
材料(選填“橡膠”或“纖維”或“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在該反應中,當有3NA電子轉移時,上述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焓變變?yōu)椤鱄=46.2kJ/mol
B、1 L 0.1mol?L-1碳酸鈉溶液的陰離子總數等于0.1 NA
C、室溫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0.1 NA
D、濃度分別為1 mol?L-1和 0.5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 混合液共1L,含CH3COOH 和 CH3COO-共1.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氯水B、液氯C、氨水D、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反應3A (g)+B (g)?2C (g) 發(fā)生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E1、E2減小,△H不變
C、增大反應體系壓強,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氣體B的濃度減少
D、降低反應體系溫度,反應速率減慢,A的轉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該無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無色,則下列關于該溶液組成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Cu2+
C、肯定含有SO32-
D、可能含有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填空題:
(1)淀粉的化學式是
 
;玻璃、陶瓷、水泥一定含
 
元素.造成赤潮的主要元素
 
;油脂在體內水解后的產物是
 
和高級脂肪酸.
(2)常見的塑料有兩類,一類是
 
塑料,如聚乙烯,一類是
 
塑料,如酚醛樹脂等.
硫化后的橡膠適合制造汽車輪胎,加入
 
可增強輪胎的耐磨性.
(3)在“棉花、尼龍、黏膠纖維、蠶絲”這四中纖維中,屬于天然纖維的是
 
;屬于
人造纖維的是
 
;屬于合成纖維的是
 

(4)藥品標簽上應貼有“OTC”或“R”符號,①“OTC”它表示
 
,②“R”表示
 

氫氧化鋁和碳酸氫鈉都可用作抗胃酸藥.寫出:
③氫氧化鋁與胃酸作用的離子方程式:
 
;
④碳酸氫鈉與胃酸作用的
 
方程式:
 

(5)一個體重50kg的健康人,體內約含有2g鐵,這2g鐵在人體內不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 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價鐵離子易被吸收,給貧血者補充鐵時,應給予含Fe2+的亞鐵鹽,如硫酸亞鐵.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還原成Fe2+,有利于人體吸收.
①往KMnO4溶液中滴入維生素C溶液,KMnO4溶液褪色說明維生素C具有
 
 性,
②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
 
 病,
③市場出售的某種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細小的還原鐵粉,這些鐵粉在人體胃酸的作用下轉化成亞鐵鹽.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6)我國城市為了減少燃煤造成的大氣污染,對民用燃料的煤作了多方面的改進.
①綠色能源是人類的理想能源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下列能源不屬于綠色能源的是
 

A.氫能源     B.太陽能      C.風能      D.石油
②為了除去煤中的含硫化合物,采用FeCl3脫硫,即用FeCl3溶液浸洗煤粉,發(fā)生如下反應:FeS2+14FeCl3+8H2O═2FeSO4+13FeCl2+16HCl  該反應中的氧化劑是
 
;
為了充分利用Fe2+并減少酸(HCl)污染,本方法中可利用工業(yè)廢鐵屑和氯氣讓廢液重新利用生成FeCl3.請寫出這一過程中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列裝置(氣密性已檢驗)進行實驗.
(1)探究O2與KI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條件.甲、乙兩同學選用以下試劑進行實驗(0.1mol?L-1 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L-1 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體、KMnO4固體),實驗記錄如下.
 操作現象
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連接Ⅰ、Ⅳ,打開活塞Ⅰ中劇烈反應,產生無色氣體并伴隨大量白霧;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迅速變藍
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連接Ⅱ、Ⅳ,點燃酒精燈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藍
①甲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乙實驗中O2與KI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③甲用Ⅱ加入試劑替換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實驗時Ⅳ中溶液不變藍.由此他猜測第一次實驗時可能是Ⅰ中的白霧使溶液變藍.甲又將Ⅰ中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下列
 
溶液(填序號),證明了白霧中含有H2O2. 
a.KMnO4    b.FeCl2    c.Na2S
④由甲、乙兩同學的實驗,可得出結論:
 

(2)資料顯示:KI溶液在空氣中被緩慢氧化時CO2參與了反應.丙、丁兩同學為探究該反應中CO2的作用,進行下列實驗.

 

操作

現象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層覆蓋少量煤油,使Ⅰ中發(fā)生反應.將裝置中空氣排盡后,再將氣體通入Ⅳ的溶液中

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不變藍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試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依次連接Ⅰ、Ⅲ、Ⅳ,打開活塞

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藍
①丙實驗的目的是
 

②丁實驗的Ⅲ中加入試劑的化學式是
 
;
③為證明CO2所起的作用,可進行的操作是:取上述丁實驗后Ⅳ中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