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常溫下的四種溶液(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
溶液 | 氨水 | 氫氧化鈉溶液 | 醋酸 | 鹽酸 |
pH | 11 | 11 | 3 | 3 |
A.V1L④與V2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則V1:V2=9:11
B.將①、④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4+)>c(Cl-)>c(OH-)>c(H+)
C.分別加水稀釋10倍、四種溶液的pH:①>②>③>④
D.在①、②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氯化銨晶體后,①的pH減小,②的pH不變
B
【解析】
試題分析:A、④中氫離子濃度與②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都是10-3mol/L,二者混合后溶液pH=4,溶液呈酸性,說明氫氧化鈉不足,所以有(V1L-V2L)×10-3mol/L /(V1+V2)L=10-4mol/L,V1:V2=11:9,錯誤;B、氨水的pH=11,說明氨水中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為10-3mol/L,而溶液的濃度大于10-3mol/L,鹽酸中氫離子與HCl的濃度均是10-3mol/L,所以①、④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氨水過量,溶液呈堿性,則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是c (NH4+)>c(Cl-)>c(OH-)>c(H+),正確;C、ph相同的強酸與弱酸相比,稀釋相同的倍數后,因為弱酸溶液中存在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加水會促進平衡正向移動,所以弱酸的pH增大的程度較小,所以pH③<④,同理pH相同的弱堿與強堿溶液,稀釋相同的倍數后,弱堿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則溶解溶液的pH減小的程度較小,則pH:①>②,則四種溶液的pH的大小關系是①>②>④>③,錯誤;D、在①、②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氯化銨晶體后,氨水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增大,則一水合氨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①的pH減;氫氧化鈉與銨根離子反應生成弱堿一水合氨,所以氫氧根離子濃度也減小,②的pH減小,錯誤,答案選B。
考點:考查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判斷,酸堿混合的pH的判斷,溶液pH與溶液濃度的關系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的分類依據正確的是
物質類別 | 分類依據 | |
A | 酸 | 電離時能否產生氫離子 |
B | 堿性氧化物 | 是否屬于金屬氧化物 |
C | 膠體 | 能否發(fā)生丁達爾現象 |
D | 強電解質 | 水溶液中能否完全電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棗陽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硫酸鎂在醫(yī)療上具有鎮(zhèn)靜、抗攣等功效。以菱鎂礦(主要成分是MgCO3)為主要原料制備硫酸鎂的方法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步驟④中調節(jié)pH=6.0~6.5的目的是 。
(3)對MgSO4·7H2O晶體直接加熱 (填“能”或“不能”)得到無水MgSO4固體。
(4)步驟⑤的操作為 。
(5)長時間加熱MgCO3懸濁液后生成Mg(O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已知酸堿指示劑百里酚藍變色的pH范圍如表所示:
pH | < 8.0 | 8.0 ~ 9.6 | > 9.6 |
顏色 | 黃色 | 綠色 | 藍色 |
25℃時,向Mg(OH)2的飽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藍指示劑,溶液所呈現的顏色為 [25℃時,Mg(OH)2的溶度積Ksp=5.6×10-12]。
(7)藥品A是中和胃酸的常用藥物,其有效成分是鋁和鎂的堿式碳酸鹽。現進行如下實驗確定其化學式:
實驗一:取該堿式碳酸鹽3.01g充分灼燒至恒重,測得固體質量減少了1.30g;
實驗二:另取該堿式碳酸鹽3.01g使其溶于足量的鹽酸中,產生CO2的體積為112mL(標準狀況);
實驗三:向實驗二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1.74g白色沉淀。
該藥品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第五次檢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一紫羅蘭酮的結構簡式是,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其分子式為C13H18O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D.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水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略)。
(1)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為固體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則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同時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象 。
(2)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 。
a | b | c | d |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Ⅱ | 堿石灰 | 硅膠 | 濃硫酸 | 無水氯化鈣 |
Ⅲ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3)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強弱。當向D中緩緩通入少量氯氣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漸變?yōu)? 色,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 。
(4)裝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試寫出相應的離子方程式: 。
(5)如果將過量二氧化錳與20 mL 12 mol·L-1的濃鹽酸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氯氣 0.06 mol。(填“大于”“小于”“等于”),若有17.4 g的MnO2被還原,則被氧化的HCl的質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說明HNO2為弱電解質的是
①0.1 mol/L HNO2溶液的pH=2.1; ②常溫下NaNO2溶液的pH>7 ;
③用HNO2溶液做導電實驗時,燈泡很暗; 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發(fā)生反應
⑤HNO2能與碳酸鈉反應制CO2; ⑥HNO2不穩(wěn)定,易分解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⑥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 L的CCl4中所含質子數為74 NA
B.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所得混合氣體的分子數大于2NA
C.12 g石墨晶體中含有的碳碳鍵數目為1.5 NA
D.分子數為0.1NA的N2和NH3混合氣體,原子間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目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pH=0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
A.Fe2+、K+、SO42—、NO3— B.Na+、K+、[Al(OH)4]—、Cl—
C.Na+、K+、Cl—、HCO3— D.Al3+、Ba2+、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陜西岐山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作用不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吃饅頭時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熱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水不顯藍色
C.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
D.油脂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煮后制肥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