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目前,回收溴單質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氣蒸餾法和萃取法等。某興趣小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擬采用如下方案從富馬酸廢液(含溴0.27%)中回收易揮發(fā)的Br2:
(1)操作X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為 ;反萃取時加入20%的NaOH溶液,其離子方程式為 。
(2)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時,需緩慢加入濃硫酸,并采用冰水浴冷卻的原因是 。
(3)溴的傳統(tǒng)生產流程為先采用氯氣氧化,再用空氣水蒸氣將Br2吹出。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萃取法的優(yōu)點是 。
(4)我國廢水三級排放標準規(guī)定:廢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過1.00mg/L。實驗室可用一定濃度的溴水測定某廢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①請完成相應的實驗步驟:
步驟1:準確量取25.00mL待測廢水于250mL錐形瓶中。
步驟2:將4.5 mL 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錐形瓶中,塞緊瓶塞,振蕩。
步驟3:打開瓶塞,向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0.1mol/L KI溶液,振蕩。
步驟4: ,再用0.01 mol/L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 Na2S2O3溶液15 mL。(反應原理: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步驟5:將實驗步驟1~4重復2次。
②該廢水中苯酚的含量為 mg/L。
③步驟3若持續(xù)時間較長,則測得的廢水中苯酚的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1)分液漏斗(只答燒杯不給分)
Br2 +2OH- =Br- + BrO- +H2O(寫B(tài)r2+6OH- =5Br- + BrO3- +3H2O亦給分)
(2)減少Br2的揮發(fā)
(3)沒有采用有毒氣體Cl2,更環(huán)保(答“所得溴更純凈”亦給分)
(4)① 滴入2~3滴淀粉溶液 ② 18.8 ③ 偏低
(除第(4)②小題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解析】
試題分析:(1)該流程的目的是回收溴單質,用四氯化碳萃取后,將水相與有機相分開,則操作X為萃取分液,所用的的儀器為分液漏斗;反萃取時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溴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溴化鈉、次溴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是Br2 +2OH- =Br- + BrO- +H2O;
(2)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時,需緩慢加入濃硫酸,使溴離子和次溴酸根離子再次轉化為溴單質,因為溴易揮發(fā),所以采用冰水浴冷卻,減少溴的揮發(fā);
(3)氯氣是有毒氣體,且空氣吹出的溴單質易含有氯氣,使溴不純凈,所以萃取法的優(yōu)點是沒有采用有毒氣體Cl2,更環(huán)保,產物更純凈;
(4)①測定廢水中苯酚的含量需要通過測定溴的消耗,而剩余的溴單質用HI滴定,生成的碘單質再用0.01 mol/L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判斷滴定終點的指示劑是淀粉,淀粉遇碘變藍色,當溶液藍色消失時即達到滴定終點,所以步驟4中應滴加2~3滴淀粉溶液,再用0.01 mol/L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
②根據消耗的 Na2S2O3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剩余溴的物質的量,利用2Na2S2O3 ~I2~Br2,可知剩余溴的物質的量是0.015L×0.01mol/L/2=7.5×10-5mol,則25mL廢水中苯酚的物質的量是(0.0045L×0.02mol/L-7.5×10-5mol)/3=5×10-6mol,則苯酚的質量是5×10-6mol×94g/mol=0.47mg,所以該廢水中苯酚的含量為0.47mg/0.025L=18.8mg/L;
③若步驟3持續(xù)時間較長,則空氣中的氧氣也會氧化碘離子為碘單質,則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的體積大于15mL,剩余溴的物質的量偏大,與苯酚反應的溴的物質的量偏小,則苯酚的含量偏低。
考點:考查滴定操作的判斷,對物質制備流程的分析,誤差的判斷,滴定數(shù)據的處理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7.6mol NO和3.8mol O2,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2NO(g)+O2(g)2NO2(g)
②2NO2(g)N2O4(g)
測得NO2和N2O4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0~10min維持容器溫度為T1℃,10min后升高并維持容器的溫度為T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5min反應的平均速率v(N2O4)=0.18mol·L-1·s-1
B.T1℃時反應②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0.6
C.反應①、②均為吸熱反應
D.若起始時向該容器中充入3.6mol NO2和2. 0mol N2O4,T1℃達到平衡時,N2O4的轉化率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習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
B. 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u2++2e- = Cu
C. 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Cu2+向銅電極移動
D. 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為了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通過以下反應來處理汽車尾氣:
(1)2NO(g)+2CO(g)≒2CO2(g)+N2(g) △H=-746.5KJ/mol (條件為使用催化劑)
已知:
2C (s)+O2(g)≒2CO(g) △H=-221.0KJ/mol
C (s)+O2(g)≒CO2(g) △H=-393.5KJ/mol
則N2(g)+O2(g)=2NO(g)△H= kJ·mol-1。
(2)T℃下,在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NO和CO的濃度如下表
時間/s | 0 | 1 | 2 | 3 | 4 | 5 |
C(NO)10-4 mol/L | 10.0 | 4.50 | C1 | 1.50 | 1.00 | 1.00 |
C(CO)10-3 mol/L | 3.60 | 3.05 | C2 | 2.75 | 2.70 | 2.70 |
①c1合理的數(shù)值為 。(填字母標號)
A.4.20 B.4.00 C.3.50 D.2.50
②前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 。
③不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填字母標號)
a.
b.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d.CO2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根據下表設計的實驗測得混合氣體中NO的濃度隨時間t變化的趨勢如下圖所示:
實驗 編號 | T/oC | NO初始濃 度/10-3mol·L-1 | CO初始濃 度/10-3mol·L-1 | 催化劑的比 表面積/m2·g-1 |
① | 350 | 1.20 | 5.80 | 124 |
② | 280 | 1.20 | 5.80 | 124 |
③ | 280 | 1.20 | 5.80 | 82 |
則曲線Ⅰ、Ⅱ、Ⅲ對應的實驗編號依次為 。
(4)已知:CO通入新制的銀氨溶液中可生成銀鏡,同時釋放一種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某溫度下,向1L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O和1molCO,反應達到平衡后,將平衡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新制的銀氨溶液中,生成43.2g Ag,則該溫度下,反應2NO(g)+2CO(g)≒2CO2(g)+N2(g)(條件為使用催化劑)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 。
(5)CO可作燃料電池的燃氣。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鹽混合物做電解質,空氣與CO2的混合氣為正極助燃氣,制得650oC下工作的燃料電池。該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2CO+O2=2CO2則負極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20mL 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 NaOH溶液至恰好反應完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反應過程中:c(H+) + c(Na+) + c(NH4+)=c(OH-) + 2c(SO42-)
B.當?shù)稳?0mL NaOH溶液時(pH>7):c(NH4+)>c(NH3·H2O)>c(OH-)>c(H+)
C.當?shù)稳?0mL NaOH溶液時:2c(SO42-)=c(NH3·H2O)+ c(NH4+)
D.當溶液呈中性時:c(NH4+)>c(SO42-)>c(Na+)>c(H+)=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Na2S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SO32- + 2H+=SO2↑+ H2O
B.向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濃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 + CO2 + H2O =2HClO + CO32-
D.Fe(NO3)2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棗陽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是一種常見的單質,B、C為中學常見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們有如下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元素可能為Al
B.X元素不一定為非金屬元素
C.反應①和②互為可逆反應
D.反應①和②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X、Y、Z、R、W為五種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X元素的原子半徑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②Y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層電子數(shù)的2倍。
③Y與R可以形成YR與YR2兩種化合物,其中一種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物質之一。
④W與R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2:1和1:1的離子化合物甲和乙。
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甲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
(2)元素Y、R的最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由大到小順序為 (填化學式)。
(3)X2R與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Y、R、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作清洗廚房的油污,其原理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欲使0.1mol·L-1該溶液中濃度最大的陽離子與濃度最大的陰離子濃度之比=2,可以加入的物質是 (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