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裝置中A是碳酸鈣滴入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從長頸漏斗加入適量鹽酸生成二氧化碳是為了排凈裝置內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裝置D吸收,裝置B為二氧化硫氣體發(fā)生裝置,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生成,打開活塞a前,C中溶液有少量固體生成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硫和空氣中氧氣在溶液中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長導管口有氣泡.D中溶液有大量固體生成是次氯酸鋇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進入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生成硫酸鋇沉淀,當C中長導管口無氣泡后,D中液面上氣體逐漸變?yōu)闇\黃綠色是因為次氯酸根離子、氯離子在酸溶液中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氯氣,
(1)盛放酸M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
(2)常溫常壓下,在1L水中大約最多能溶40L SO2,②H2SO3是中強酸利用強酸制備弱酸原理制備,稀溶液中會溶解二氧化硫,需要用濃度較大的硫酸;
(3)實驗過程中,D中發(fā)生反應是酸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結合鋇離子形成白色沉淀硫酸鋇,過量的次氯酸根離子和反應生成的氯離子在酸溶液中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黃綠色氣體氯氣;
(4)實驗步驟III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吧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趕入裝置D中完全吸收;
(5)①先利用裝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把裝置內空氣趕凈再發(fā)生裝置B中的反應,可以準確判斷出裝置C中的固體的成份;
②不足之處是無尾氣吸收裝置.
解答 解: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試劑,并按順序組裝儀器,關閉活塞a再打開旋塞b,分次加入酸M為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待試管B中充分反應后,打開活塞a,從長頸漏斗加入適量鹽酸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凈裝置內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裝置D吸收,
裝置中A是碳酸鈣滴入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從長頸漏斗加入適量鹽酸生成二氧化碳是為了排凈裝置內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裝置D吸收,裝置B為二氧化硫氣體發(fā)生裝置,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生成,打開活塞a前,C中溶液有少量固體生成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硫和空氣中氧氣在溶液中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長導管口有氣泡.D中溶液有大量固體生成是次氯酸鋇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進入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生成硫酸鋇沉淀,當C中長導管口無氣泡后,D中液面上氣體逐漸變?yōu)闇\黃綠色是因為次氯酸根離子、氯離子在酸溶液中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氯氣,
(1)盛放酸M的儀器是加入液體發(fā)生反應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2)查閱資料:①常溫常壓下,在1L水中大約最多能溶40L SO2,②H2SO3是中強酸.與亞硫酸鈉反應制SO2的酸A最好用濃硫酸,故選d,
故答案為:d;
(3)實驗過程中,D中發(fā)生反應是酸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結合鋇離子形成白色沉淀硫酸鋇,過量的次氯酸根離子和反應生成的氯離子在酸溶液中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黃綠色氣體氯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3ClO-+SO2+H2O=BaSO4↓+Cl-+2HClO,Cl-+ClO-+2H+=Cl2↑+H2O,
故答案為:Ba2++3ClO-+SO2+H2O=BaSO4↓+Cl-+2HClO,Cl-+ClO-+2H+=Cl2↑+H2O;
(4)實驗步驟III的目的是利用裝置A中鹽酸和碳酸鈣發(fā)生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把裝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趕入裝置D中完全吸收,
故答案為:利用裝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把殘留在裝置內的二氧化硫驅趕至D中充分吸收;
(5)①甲同學的實驗步驟設計不嚴謹,所以裝置C中的少量固體可能是:亞硫酸鋇、硫酸鋇或亞硫酸鋇和硫酸鋇.為確定C中固體的成分,乙同學在不改變實驗裝置的條件下,只對實驗步驟加以改進便能準確判斷出裝置C中的固體的成份.乙同學對實驗步驟改進的具體操作是:步驟Ⅰ后,打開活塞a,從長頸漏斗加入稀鹽酸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凈裝置內的空氣,
故答案為:步驟Ⅰ后,打開活塞a,從長頸漏斗加入稀鹽酸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凈裝置內的空氣;
②甲同學的實驗裝置有明顯不足,缺少尾氣吸收裝置,故答案為:缺尾氣吸收裝置.
點評 本題考查了裝置中儀器的作用、物質性質的實驗驗證和反應現(xiàn)象分析,主要是物質制備和物質性質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Cu(OH)2 在水中的溶度積比其在 Cu(NO3)2 溶液中的大 | |
B. | 一定溫度下,將 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釋,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均減小 | |
C. | H3PO2 屬于一元弱酸,則 H3PO2 與過量 NaOH 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3PO2+3OH?═PO23-+3H2O | |
D. | 常溫下,NaHS 溶液中:c(H+)+c(H2S)═c(S2-)+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混合物 | 試劑 | 分離方法 | |
A | 苯(苯酚) | 溴水 | 過濾 |
B | 乙烷(乙烯) | 氫氣 | 加熱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蒸餾 |
D | 淀粉(氯化鈉) | 蒸餾水 | 滲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