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某實驗小組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測得一根橡皮筋的有關數據如下表,并發(fā)現再次重復實驗數據基本相同.
(1)請你根據他們的實驗數據,在圖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作出橡皮筋所受拉力與伸長關系的圖象.
(2)你認為能用橡皮筋制作一個簡易測力計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一個立方體木塊立在桌面上,如圖所示,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下部,木塊滑動;用手指推它的上部,木塊翻倒.這說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海科技版 題型:058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畫一直線并標明刻度,將透鏡固定在50 cm處,如圖所示.
(1)當把點燃的蠟燭放在20 cm處時,沿直線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重新調整后,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當把光屏放在75 cm處時,移動蠟燭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________(填“放大”或“縮小”)、________(填“正”或“倒”)立的實像.
(3)當把蠟燭移到10 cm處時,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________的像(填“放大”或“縮小”).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這三種光學儀器正常使用時,與這種成像情況一致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視覺的產生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在眼球內部,各種器官和組織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統.整個折光系統相當于一個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若來自遠方物體的光經眼球折光系統折射后成像情況如圖.根據該圖,這個人可配戴________透鏡加以矯正.有研究發(fā)現人體中鋅含量的高低和近視的發(fā)生有關,(人體中鋅含量的高低可以通過測定空腹時血清中的鋅含量來確定),若要研究這二者的相關性,請你設計完成下列的研究過程.
(1)將學校同年級的同學按________分為兩組;
(2)________;
(3)比較血清中鋅含量的高低和近視的相關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孫麗小組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測得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
(1)他們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是:________.
(2)他們依次把蠟燭、凸透鏡、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但無論怎樣移動蠟燭和光屏,在光屏上始終都沒能看到蠟燭焰所成的像.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
(3)當他們分析出實驗失敗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應在________范圍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1)小實驗:如圖甲,實際做一做,你將在白屏上只看到紅光嗎?將紅玻璃換成藍玻璃,結果又怎樣?
由此可知:透明體的顏色由________光的顏色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如果在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屏上被________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在白屏上貼一張綠紙,屏上就只有被________光照射的部分是亮的.
由此可知: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某小組用蠟燭、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刻度尺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測得的數據如下:
(1)分析比較表格內的數據,你會發(fā)現第2次測量數據略有差異,這是實驗過程中允許的誤差.同學們經過分析認為這次誤差可能是由于測量人造成的:或數讀的不準,或放在玻璃板后的蠟燭與像沒有重合等.請問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原因可能會導致這個誤差的產生?
答:________.
(2)做實驗時,用一塊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鏡,請你說一說這樣做的好處.
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如圖所示,小明用兩個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實驗中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與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他進一步測量了兩棋子到玻璃板之間的距離,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________;
(2)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
(3)物體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大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海科技版 題型:058
已知空氣可以傳播聲音,請設計一個簡易實驗,證明固體也能夠傳播聲音.請寫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分析與結論.要求設計的實驗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則.
(1)實驗器材:
(2)實驗步驟:
(3)實驗分析與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教材全解 八年級物理(上) 上?萍及 題型:058
下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裝置.
(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
(2)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fā)生現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