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與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剛組的同學利用有關器材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序 號實驗條件測力計示數(shù)/N
長方體木塊的放置表面情況壓力/N
1平放木板81.6
2平放木板122.4
3平放木板163.2
4側放木板163.2
5豎放木板163.2
6平放木板上鋪棉布82.4
7平放木板上鋪毛巾84.0
(1)由序號為1、2、3的三次實驗,可驗證猜想A (填字母);
(2)要驗證猜想B,應選取序號為1、6、7的三次實驗;
(3)由序號為3、4、5的三次實驗,可驗證猜想C(填字母)是錯誤的;(選填“正確”或“錯誤”)
(4)根據(jù)表中信息,能否驗證猜想D?不能 (填“能”或“不能”).

分析 由猜想滑動摩擦力跟大小關系時,猜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受力面積大小、運動速度有關,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其中一個因素關系時,要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由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實驗1、2、3,都是平放在木板上,控制受力面積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小,所以實驗1、2、3探究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大小的關系.驗證猜想A;
(2)要驗證猜想B,必須控制接觸面積相同,壓力相同,改變了接觸面粗糙程度,從而研究摩擦力的大�。凰詫嶒�1、6、7符合要求;
(3)3、4、5的三次實驗,都在木板上且壓力都為16N,控制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木塊分別平放、側放、豎放,改變了接觸面積的大小,所以是驗證猜想C的;
滑動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而是通過二力平衡進行間接測量,所以要拉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猜想還要控制速度相同,故不正確;
(4)實驗中沒有涉及到運動速度大小的變化,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跟運動速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1)A;(2)1、6、7;(3)C;錯誤;(4)不能.

點評 本題考查控制變量法的應用.摩擦力大小只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積大小等都沒有關系;滑動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而是通過二力平衡進行間接測量,一定要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是“神九”發(fā)射的情景.火箭發(fā)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通過水發(fā)生汽化來吸收大量的熱;火箭升空瞬間,會看到巨大的白色“氣團”,這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選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神九在上升過程中,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它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小剛同學按實驗步驟進行了正確的操作,他得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時間/min9101112131415
水溫/°C95969798999999
(1)從記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是:液體在沸騰過程中要吸熱(“吸”或“放”),但溫度保持不變.(“繼續(xù)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
(2)小剛發(fā)現(xiàn)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給出一種原因即可)水的質(zhì)量太多.
(3)其中水沸騰時的氣泡現(xiàn)象如圖的a圖所描述一樣(選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壓強的是( �。�
A.把書包帶做得寬些B.在鐵路的鋼軌下鋪上枕木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D.在坦克的輪子上安裝履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坐在汽車前排的司機和乘客都應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減輕在下列哪種情況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  )
A.汽車突然啟動B.汽車緊急剎車C.汽車緩慢啟動D.汽車車速太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組電器中,不全是利用電熱工作的是( �。�
A.電飯鍋、電烙鐵、電熱毯B.電熨斗、電風扇、電冰箱
C.電爐、電熱水器、恒溫箱D.電焊機、電暖器、電熱孵化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航天飛機關閉發(fā)動機后正在太空中飛行.如果科學家要在其中進行實驗,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進行( �。�
A.用溫度計測溫度B.用彈簧秤測重力C.用刻度尺測長度D.用電子表測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同學們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
(1)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將杠桿右側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到頭了,杠桿右端仍下沉,此時應將杠桿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止.
(2)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同學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探究結論?不能.理由是因為一次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規(guī)律.
方案二:
(3)使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實驗,也能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方案二與方案一相比較,你認為實驗方案一更好,理由: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
(4)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兩側鉤碼下再各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右端將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天平量出81.6g的水銀,將如圖游碼畫到標尺的相應位置處;再將水銀注入如圖的量筒中,畫出水銀的液面位置.(水銀密度為 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