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在如圖所示的三個底面積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水,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問:水對底部的壓強 ( 。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樣大

分析 由密度公式可知三個容器中裝水的體積關系,根據圖中容器形狀判斷液體的深度關系,再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直接判斷即可.

解答 解:
三個容器中所裝水的質量相等,由ρ=$\frac{m}{V}$可知三個容器中所裝水的體積相等,
容器的底面積:S=S=S,
由容器的形狀可知三個容器中水的深度:h<h<h,
由p=ρgh可知三個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p<p<p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知道液體壓強只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屬于一道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根據圖線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密度從大到小排列為ρ>ρ>ρ
B.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ρ:ρ=2:1
C.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它們的體積之比為2:1
D.丙物質在足夠的水中一定會漂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下列情況中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
A.汽車起動B.汽車拐彎
C.汽車減速上坡D.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把一個密度為0.9×103kg/m3的實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求:
(1)小球排開水和酒精的體積之比為9:10;
(2)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下幾種關于摩檫利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火車啟動時,車輪與鋼軌間的摩檫是有益的
B.人走路時,腳與地面間的摩檫是有害的
C.系鞋帶,鞋帶間的摩檫是有害的
D.機器運轉時,各部件之間的摩檫是有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是電流通過電阻R1、R2、R3時,電流隨其兩端電壓的變化的曲線(如圖中的①②③),下列對三條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R1(曲線①)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B.R2(曲線②)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C.R3(曲線③)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D.R2(曲線②)是固定電阻,R1、R3是熱敏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爸爸每天準時從家里開車出來,于8:00到達學校傳達室接小天回家,8:20能準時到家.某天,小天為了早點到家,比平時提前離開學校步行去家里,走了一段時間后遇到來接她的汽車,上車后汽車掉頭并與8:10到達家里,假設小天步行和爸爸汽車速度大小不變,且速度之比為1:9,小天上車及汽車掉頭時間不計,則小天步行的時間為(  )
A.30minB.40minC.45minD.55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為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小明用電池(電壓一定)、滑動變阻器、數(shù)量較多的大頭針、鐵釘以及較長導線為主要器材,進行如圖所示的簡易實驗.
(1)他將導線繞在鐵釘上制成簡易電磁鐵,并巧妙地通過吸起大頭針的多少來顯示 電磁鐵磁性的強弱,下面實驗也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C.
A.認識電壓時,我們可以用水壓來類比
B.用光線來描述光通過的路徑
C.把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看有沒有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有沒有振動
D.用斜面小車研究阻力對物體的影響
(2)連接好電路,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較大,閉合開關,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景,接著,移動變阻器滑片,使其連入電路的阻值變小,觀察到圖乙所示的情景,比較圖甲和乙,可知甲圖中的電流較小,從而發(fā)現(xiàn),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選填“大”或“小”)磁性越強.
(3)該實驗探究過程中應用了控制變量法,請再列舉兩個應用此方法的實驗:
 ①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②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塊大理石密度的實驗過程中
(l)使用托盤天平前要對天平進行調節(jié),步驟如下:
①組裝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
②把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或“0”點)處;
③調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
(2)實驗過程:
用調好的天平測大理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時,天平平衡,則此大理石的質量是43.2g.在量筒內裝有一定量的水,該大理石放人前、后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大理石的體積是15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2.88×103kg/m3
(3)大理石放在水中時會吸水,由此判斷,用此測量方法測得的密度值與它的真實值相比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