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物體平均在1分鐘內(nèi)走了66米,則該物體是 ( )

A. 步行的人

B. 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小汽車

C. 爬行的螞蟻

D. 正常行駛的普通列車

A 【解析】1min=60s,則該物體的速度:v==1.1m/s,1.1m/s最接近一個人步行的速度。故選A.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九章 第2節(jié) 液體壓強 練習(xí)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紅同學(xué)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對猜想進行驗證.

(1)下列A、B、C是小紅同學(xué)提出的三個猜想,題中已經(jīng)寫出一個,請你幫小紅寫出另外兩個:猜想A: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面積有關(guān);猜想B: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____有關(guān);猜想C: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______有關(guān);

(2)如果影響液體的壓強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guān)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在科學(xué)探究中被稱作________.

(3)如圖是小紅同學(xué)設(shè)計的用U型管壓強計研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

請你在認(rèn)真觀察每個實驗的基礎(chǔ)上,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1是想驗證__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__的關(guān)系;

實驗2是想驗證__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__的關(guān)系;

實驗3是想驗證在同種液體中__相同時,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__.

液體密度 深度 控制變量法 液體密度 深度 深度 液體密度 深度 相同 【解析】(1)液體壓強可能跟液體的深度、密度、方向、面積有關(guān); (2)影響液體的壓強的因素有多個,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guān)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3)實驗1:液體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橡皮膜的面積相同,液體的深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壓強不同,說明液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同步測試卷 20.4 電動機 題型:填空題

汽車上的直流電動機有兩種功能,一是用于汽車發(fā)動機啟動時帶動其轉(zhuǎn)動;二是作為發(fā)電機,給汽車上的蓄電池充電.當(dāng)汽車發(fā)動機啟動時,直流電機充當(dāng)了__________機,它利用了______________原理,在此過程中__________能轉(zhuǎn)化為__________能.

電動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電 機械 【解析】當(dāng)汽車發(fā)動機啟動時,蓄電池給直流電動機供電,直流電機充當(dāng)了電動機機,它利用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原理,在此過程中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故答案為:電動;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機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xí)題:7.2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題型:填空題

小軍用刻度尺和數(shù)字鐘(時:分:秒)測木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塊滑動的位置與時間如圖所示,則木塊在A、B間滑行的距離為_____cm,滑行的平均速度為_____cm/s.

4.30 2.15 【解析】木塊左邊緣在A點的刻度為:1.00cm,在B點的刻度為5.30cm,AB段總路程為:s=5.30cm﹣1.00cm=4.30cm,木塊在A點時的時刻為:5min18s,在B點時的時刻為:5min20s,AB段總時間為:t=5min20s﹣5min18s=2s, AB段的平均速度為:v===2.15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xí)題:7.2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題型:單選題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下面四個圖是小嚴(yán)同學(xué)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不同物體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B 【解析】由圖示頻閃照片可知,ABCD中,只有B中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相等,則B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xí)題:7.2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題型:填空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則獲得第一名的是____ 同學(xué),比較方法是_______。 

乙 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運動時間 【解析】由題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時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乙用的時間最少,所以乙跑的最快;比較方法是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運動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xí)題:6.4探究滑動摩擦力 題型:單選題

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來看,它涉及不少有關(guān)摩擦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捏住剎車后沒有推動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車,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B. 輪胎上制有花紋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的

C. 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把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

D. 在轉(zhuǎn)軸上加潤滑油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的

C 【解析】捏住剎車后沒有推動自行車,自行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A錯誤;輪胎上制有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B錯誤;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把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C正確;在轉(zhuǎn)軸上加潤滑油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的,D錯誤; 故應(yīng)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年春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xí)題:6.5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題型:填空題

列車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車(如圖所示)。若貨物在車內(nèi)擺放均勻,當(dāng)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支點是_____(寫出字母);當(dāng)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這時支點是______。 

C B 【解析】1)當(dāng)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壓扶手,手推車可看作杠桿,手推車?yán)@著C點轉(zhuǎn)動,C是支點;當(dāng)后輪遇到障礙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手,手推車?yán)@著B點轉(zhuǎn)動,B是支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下物理課時同步練習(xí):7.2 彈力 題型:單選題

有一自制彈簧測力計,量得彈簧原長8 cm,當(dāng)彈簧受到5 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2.5 cm,則彈簧受力后長度變?yōu)?4 cm時,所受外力的大小應(yīng)是( )

A. 12 N B. 28 N C. 16 N D. 22 N

A 【解析】解答:當(dāng)彈簧受到5N的拉力時,彈簧伸長2.5cm,可求出每伸長1cm,需要施加2N的力(5N2.5cm=2N/cm) 彈簧原長8cm,受力后長度變?yōu)?4cm,則彈簧伸長量為:14cm?8cm=6cm, 彈簧此時所受外力大小為:F=6cm×2N/cm=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