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特點時,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此現(xiàn)象可說明
A.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有關(guān)
B.液體壓強跟深度有關(guān)
C.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來源:學#科#網(wǎng)]
D.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在實驗前應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調(diào)節(jié)完畢后,當在杠桿B點掛3個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如圖乙所示,那么在杠桿的
D點掛_______個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平衡
后,將B、D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1個格,那么杠桿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實驗中若不在D點掛鉤碼,而在杠桿的A點或C點使用彈簧測力計使杠桿在水平
位置平衡,為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應使彈簧測力計掛在______點,且拉力的方向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為20N,繩重及摩擦不計.用它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F是
A.50N B.60N C.70N D.1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做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時,應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 ▲ 位置平衡;如發(fā)現(xiàn)杠桿如圖a所示右端偏高,則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 調(diào)節(jié).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杠桿如圖b所示處于靜止,則杠桿 ▲ (平衡/不平衡),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通過 ▲ (填寫一種可行的做法即可).
(1)小紅根據(jù)圖c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為了說明這一結(jié)論并不正確,可以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沿 ▲ (豎直向下/斜向上/斜向下)拉杠桿并測出力的大小進行驗證.
(2)小華根據(jù)圖c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這樣就得出結(jié)論是否合理? ▲ ;簡述理由: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一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水瓶會沿桌面滑動,用同樣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上部,水瓶會翻到.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A.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力的方向有關(guān) C.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受力面積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 ▲ 的;家里的電風扇的扇葉容易沾上灰塵,這是因為扇葉在轉(zhuǎn)動過程中,通過摩擦帶上了電荷,從而具有 ▲ 性質(zhì),所以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小明利用吸管做的一些小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手堵住上端的管口,從水中提起吸管后發(fā)現(xiàn)吸管中有一段水柱,這是因為 ▲ ;
(2)把長約為12cm的飲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貼靠在A管的上端.從B管右側(cè)向左吹氣,如圖乙所示,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吸管A中的水柱上升了,體現(xiàn)的物理知識是 ▲ ;
(3)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銅絲作為配重,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閉起來,制成一個吸管密度計.將其分別豎直漂浮在不同液體中,如圖丙所示.則密度計在兩杯中所受浮力 ▲ (填“相等”或“不相等”),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長度越長,則液體的密度越 ▲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5•巴中)下列光現(xiàn)象與對應的物理知識相符合的是( )
A.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 B. 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
C.水中的“白云”﹣光的色散 D. 凸透鏡成像﹣光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