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240N的物體,所用的拉力為150N,物體在2s內(nèi)勻速上升lm.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當所提升的物體重為540N時,同樣使該物體在2s內(nèi)勻速上升lm,求此時拉力的功率.

分析 (1)已知物體重力和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有用功;
(2)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h,利用W=F試求總功,根據(jù)機械效率的公式可求機械效率;
(3)不計繩重和摩擦,利用F=$\frac{1}{2}$(G+G)求出動滑輪重;再利用F=$\frac{1}{2}$(G+G)求提升的物體重為540N時的拉力,利用W=Fs求出此時總功,再利用P=$\frac{W}{t}$求拉力做功功率.

解答 解:
(1)有用功:W=Gh=240N×1m=240J;   
(2)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h=2×1m=2m,
總功:W=Fs=150N×2m=300J;
機械效率:η=$\frac{{W}_{有用}}{{W}_{總}}$×100%=$\frac{240J}{300J}$×100%=80%;
(3)最初提升重240N的物體時,不計繩重和摩擦,F(xiàn)=$\frac{1}{2}$(G+G),
則動滑輪的重:G=2F-G=2×150N-240N=60N;
當提升的物體重為540N時,
所需的拉力:F′=$\frac{1}{2}$(540N+60N)=300N;
此時的總功:W′=F′s=300N×2m=600J;
此時拉力的功率:P′=$\frac{{W}_{總}′}{t}$=$\frac{600J}{2s}$=300W.
答:(1)有用功為240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3)若滑輪組提升重540N的物體,拉力的功率為300W.

點評 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功、機械效率和功率的計算,利用好關(guān)系式: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frac{1}{2}$(G+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慶和同學們一起利用天平、水和燒杯來測量一不規(guī)則金屬塊的密度,請將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零刻度處,發(fā)現(xiàn)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cè),應(yīng)將天平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右”)調(diào)節(jié),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zhì)量,右盤中放入一個50g和兩個5g的砝碼并且調(diào)節(jié)標尺上的游碼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zhì)量為62g.
(3)如圖乙所示: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金屬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
b.取出金屬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53g;
c.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標記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83g;
d.計算出金屬塊的體積為30cm3
(4)用密度公式計算出金屬塊的密度為2.1×103kg/m3
(5)聰明的小媛同學發(fā)現(xiàn):將石塊從水中取出,會導(dǎo)致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ㄟx填“偏大”“偏小”“不變”)
(6)若已知這個金屬塊是鋁制的(ρ=2.7g/cm3),那這個金屬塊空心體積為7.0cm3
(7)王老師提示同學們說:我們測出金屬塊的密度ρ1后,再借助于彈簧測力計就可以測得液體的密度,如圖所示:
請你將同學們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用細線系住金屬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的重力G;
②用彈簧測力計拉住石塊使其浸沒在適量的待測液體中,測得拉力為F
③請根據(jù)上述的實驗內(nèi)容,寫出待測液體密度表達式:ρ=(1-$\frac{F}{G}$)ρ1.(用題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5V,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0Ω,電流表、電壓表連入電路的量程分別為“0~0.6A”和“0~3V”,小燈泡上標有“3V”字樣,通過小燈泡的電流隨其兩端的電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為12Ω
B.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A時,通電10s,小燈泡消耗的電能為4J
C.滑片P向b移動,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
D.為保護電路元件,滑動變阻器的取值范圍為8Ω~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琴師在他使用二胡曲會進調(diào)音,以下對調(diào)音時采用的做法解釋正確的是( 。
A.旋轉(zhuǎn)弦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B.旋轉(zhuǎn)弦軸,使弦拉得緊一些,是為了改變響度
C.將琴枕上移上些,是為了改變音色
D.換一根再細一些的琴弦,是為了改變音調(dià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如果將不同的導(dǎo)體分別接到A、B之間,閉合開關(guān),可通過觀察、比較燈泡的亮度來判斷不同導(dǎo)體電阻的大小.若兩個導(dǎo)體的阻值差異不大,則可以用電流表替換燈泡,作進一步的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甲和乙所示為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裝置和實驗操作.實驗證明: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動力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分析可知甲的機械效率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①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軸射向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會聚成最小最亮的一點,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②當燭焰距離凸透鏡32cm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照相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2)如圖2,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①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還需要一個重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
②若操作正確無誤,根據(jù)圖中溫度計可知此時燒杯中水的實際溫度是94℃.
③通過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水的沸騰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
時間/min891011121314
溫度/℃969798989898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某實驗小組進行簡單機械類探究實驗.
(1)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前,應(yīng)將杠桿調(diào)節(jié)到水平位置平衡,原因是便于測量力臂,杠桿的平衡螺母B應(yīng)向右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
(2)圖乙中,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點懸掛3個同樣的鉤碼;
(3)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能不能根據(jù)(2)問中的一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實驗次數(shù)太少,得出的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guān)于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
B.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C.在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D.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guān),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nèi)能就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