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70 kg的工人利用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A和物體B.當(dāng)提升物體A時,工人在5 s內(nèi)將質(zhì)量為100 kg的物體A提升1 m,此時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0%;當(dāng)用同樣的速度提升物體B時,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75%.假設(shè)在拉繩子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的拉力與對地面的壓力始終豎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線上,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 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工人對物體A做的功是1250J
B.動滑輪重300N
C.工人在提升物體B時做功的功率是150W
D.勻速提升物體B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是200N

分析 (1)利用G=mg求物體A的重力,再利用W=Gh求工人對A做的有用功;
(2)不計繩重和摩擦,知道物體A重力和機(jī)械效率,利用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G+{G}_{輪})h}$=$\frac{G}{G+{G}_{輪}}$此求動滑輪重力;
(3)不計繩重和摩擦,知道動滑輪重力和機(jī)械效率,利用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G+{G}_{輪})h}$=$\frac{G}{G+{G}_{輪}}$求物體B重力;而物體B移動速度等于A速度,由圖知n=2,拉力端的速度等于物體B移動速度的2倍;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frac{1}{2}$(GB+G),再利用P=Fv求工人在提升物體B時做功的功率;
(4)勻速提升物體B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人的重力減去拉力.

解答 解:
A、物體A的重力:GA=mAg=1000kg×10N/kg=1000N;
工人對A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0N×1m=1000J,故A錯;
B、不計繩重和摩擦,η=$\frac{{W}_{有用}}{{W}_{總}}$=$\frac{{G}_{A}h}{({G}_{A}+{G}_{輪})h}$=$\frac{{G}_{A}}{{G}_{A}+{G}_{輪}}$=$\frac{1000N}{1000N+G輪}$=80%,解得動滑輪的重力G=250N,故B錯;
C、不計繩重和摩擦,η=$\frac{{W}_{有用}}{{W}_{總}}$=$\frac{{G}_{B}h}{({G}_{B}+{G}_{輪}h)}$=$\frac{{G}_{B}}{{G}_{B}+{G}_{輪}}$=$\frac{{G}_{B}}{{G}_{B}+250N}$=75%,解得物體B的重力GB=750N,
物體B移動速度等于A速度,vB=vA=$\frac{h}{t}$=$\frac{1m}{5s}$=0.2m/s,
由圖知n=2,拉力端的速度v=2vB=2×0.2m/s=0.4m/s,
不計繩重和摩擦,此時的拉力F=$\frac{1}{2}$(GB+G)=$\frac{1}{2}$(750N+250N)=500N,
工人在提升物體B時做功的功率:P=Fv=500N×0.4m/s=200W,故C錯;
D、勻速提升物體B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F=G-F=70kg×10N/kg-500N=200N,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重力、有用功的計算和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機(jī)械效率的推導(dǎo)公式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G+{G}_{輪})h}$=$\frac{G}{G+{G}_{輪}}$.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兩個相同容器都盛滿水,甲中有一個體積為50cm3,密度為0.5×103 kg/m3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將木塊緩慢下壓至浸沒的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浮力變大
B.木塊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frac{1}{2}$體積露出水面
C.取出木塊后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qiáng)都相等
D.如果將木塊全部壓入水中兩容器底部受水的壓力和壓強(qiáng)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科學(xué)事實告訴我們:“質(zhì)量相同但形狀不同的物體,它們在空氣中下落的快慢由物體的形狀決定”.小明和小紅同學(xué)決定通過實驗驗證這一結(jié)論.在無風(fēng)的教室里,他們?nèi)∪龔埾嗤募,將一張捏成緊實的紙團(tuán)A,一張捏成蓬松的紙團(tuán)B,一張保持原狀的紙張C(如圖所示).
(1)小明選取了A與B兩物體做實驗.小明實驗時,應(yīng)讓兩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下落,并觀察比較兩物體下落的快慢;
(2)小紅先后選取A與B、B與C、A與C三組物體做實驗,小明只選取了A與B兩物體做實驗.你認(rèn)為小紅同學(xué)實驗方法更科學(xué),理由是:多次實驗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3)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緊實的紙團(tuán)下落最快,原狀的紙張下落最慢.由此可分析得出:引起“質(zhì)量相同但形狀不同的物體,它們在空氣中下落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空氣阻力的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將一個用導(dǎo)線繞成的螺線管安裝在玻璃板上.在板面上均勻撒滿鐵屑,通電后鐵屑的分布如圖所示,則圖中A、B兩點相比,A點磁場較強(qiáng);若小磁針在B點自由靜止時N極指向右邊,則電源的右為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對聲的應(yīng)用中,不是利用了回聲定位的是( 。
A.利用聲吶探測海深
B.醫(yī)生為病人檢查身體時所做的“B超”
C.漁船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華同學(xué)利用圖甲所示裝置對100 g冰加熱,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并觀察物質(zhì)的狀態(tài).圖乙是他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1)冰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圖乙中AB段共加熱了5 min,在這5 min內(nèi),冰共吸收了2.1×103J的熱量[c=2.1×103J/(kg•℃),c=4.2×103J/(kg•℃)];
(3)圖丙是另一位同學(xué)在完成同一實驗時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老師認(rèn)為他的CD段數(shù)據(jù)有問題,老師作出這樣的判斷的依據(jù)是吸收相同的熱量,質(zhì)量相同,比熱容大的水溫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2011年3月1日,日本福島發(fā)生9.0級強(qiáng)烈地震,隨后引發(fā)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各國電視臺和因特網(wǎng)用電磁波來傳播信息.這種信息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在圖裝置中,物體m=10千克,在F的作用下,m以0.4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0牛頓.求:
(1)拉力F為多少牛頓?
(2)物體受到水平面的阻力是多少牛頓?
(3)在10秒鐘內(nèi)拉力做功多少焦耳?
(4)拉力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xué)年吉林省吉林市校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下圖所示是某轎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表,由表可知該轎車的行駛速度是______km/h,以此速度勻速行駛180km的路程,需要的時間是______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