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發(fā)生雷雨后的安全做法是(  )
A.呆在避雷針旁邊B.坐在汽車內C.在操場上踢足球D.躲在大樹下

分析 雷是自然現(xiàn)象中的一種,天空中帶不同電荷的云,相互接近時,產生的一種大規(guī)模的放電現(xiàn)象.為了防止這些能量對人類的傷害,因此要想法把這些能量轉移走.
(1)一些高大建筑物上裝有金屬導線與大地相連,可以及時把雷電導入大地,有效避免雷電危害.
(2)下雨時站在大樹下,因為濕樹就是導體,容易把雷電中的電能導入人體發(fā)生觸電事故.

解答 解:A、避雷針,與大地相連,可以及時把雷電導入大地,有效避免雷電危害,呆在避雷針旁邊容易觸電.故A錯誤;
B、坐在汽車里比在外部安全,因為金屬外殼有靜電屏蔽作用,故B正確;
C、雷雨天,在操場上踢足球,容易直接接觸雷電,發(fā)生觸電,故C錯誤;
D、雷雨天氣不能在大樹下避雨,因為樹比較高,而且樹上帶有水,樹木就成了導體,容易將雷電引下來,人在樹下避雨就可能會觸電.同時要降低人身體的高度.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主要考查生活中防止雷電危害的一些常識,知道避雷針的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則可推測彈簧測力計的最大量程為( 。
A.0NB.4NC.8ND.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汽車發(fā)動機有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氣缸排量,活塞從上止點移動到下止點所通過的空間體積稱為氣缸排量,它取決于活塞的橫截面積S和活塞上下移動的距離s(即沖程長),請推導出:在做功沖程里,燃氣對活塞所做的功W=pV(p為燃氣對活塞的壓強,V為氣缸的排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大雪過后溫度低,聲音傳播速度變慢
B.大雪過后,銀裝素裹,聲音被反射
C.大雪蓬松而多孔,對聲音有吸收作用
D.大雪過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完成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在手機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由于輻射危害人體健康,所以要科學地利用手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就如圖所示的自行車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作出簡要回答.
例:問題:剎車時,為什么要用力捏剎車的制動把手?
簡答:增大剎車橡皮對鋼圈的壓力,進而增大摩擦.
問題:自行車的腳蹬上為什么有花紋
簡答:制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在學習科技節(jié)上,甲、乙兩組同學各自設計了一個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的調光電路,同時還想研究燈泡亮度改變時電功率的變化情況.老師提供的器材有:兩種規(guī)格的燈泡(一個字跡模糊,一個標有2.5V)、兩種規(guī)格的滑動變阻器(“15Ω 1A”、“25Ω 2A”)、,電流表和電壓表、開關、導線若干、電源(電壓相等且保持不變).
   兩組同學連接好電路后,調節(jié)滑片過程中電表示數(shù)都發(fā)生變化,當兩組電路的燈泡都正常發(fā)光時,恰好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均為最大值的一半,電壓表示數(shù)均為2.5V,電流表示數(shù)均為0.2A,并且甲組的燈泡比乙組的暗.
(1)請將圖中甲組同學設計的電路圖補充完整.
(2)在實驗中,甲組同學選用的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25Ω 2A(選填“15Ω 1A”或“25Ω 2A”),兩組同學所使用的電壓是4伏,甲組同學所測得的電功率為0.3瓦.(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木塊A的重力為30N,物體B的重力為50N,已知A的底面積為0.2m2,木塊B的底面積為0.4m2.試分析:

(1)如圖1,當木塊A放在木塊B上時,A與B整體對地面的總壓強是多少?
(2)如圖2,當木塊B放在木塊A上時,A與B整體對地面的總壓強是多少?
(3)從(1)、(2)我們可以分析得出:當物體的壓力不變時,壓強的大小與受力面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