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是小光同學在探究物質質量和體積關系時得到的圖象.由圖可知,ρ:ρ=8:1,若用甲、乙這兩種物質分別做成A、B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正方體.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為4:1.

分析 先根據(jù)圖象給出的數(shù)據(jù)求出甲.乙兩物質的密度之比,從而推出其體積之比,邊長之比,底面積之比,然后利用壓強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由圖可得,ρ=$\frac{{m}_{甲}}{{V}_{甲}}$=$\frac{0.8g}{1.0c{m}^{3}}$=0.8g/cm3,ρ=$\frac{{m}_{乙}}{{V}_{乙}}$=$\frac{0.2g}{2.0c{m}^{3}}$=0.1g/cm3,
所以$\frac{{ρ}_{甲}}{{ρ}_{乙}}$=$\frac{0.8g/c{m}^{3}}{0.1g/c{m}^{3}}$=$\frac{8}{1}$=8:1,
因A,B兩個質量相等,故其重力相等,此時F相等,所以$\frac{{V}_{甲}}{{V}_{乙}}$=$\frac{{ρ}_{乙}}{{ρ}_{甲}}$=$\frac{1}{8}$,
又因為都是正方體,所以它們的邊長之比為$\frac{1}{2}$,底面積之比$\frac{{S}_{甲}}{{S}_{乙}}$=$\frac{1}{4}$,
在p=$\frac{F}{S}$中,壓力F相等,可得$\frac{{P}_{甲}}{{P}_{乙}}$=$\frac{{S}_{乙}}{{S}_{甲}}$=$\frac{4}{1}$,
即$\frac{{P}_{A}}{{P}_{B}}$=$\frac{4}{1}$=4:1,
故答案為:8:1;4:1.

點評 許多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可以用數(shù)學上的圖象來形象直觀的表示出來,反過來,如果畫出了相應的物理量變化圖象,我們也能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從中分析出物理量之間的變化及其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能裝1kg水的瓶子如果裝酒精,最多裝酒精的質量(  )
A.大于1kgB.小于1kgC.等于1kg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明5s內將一個質量為50kg、底面積為2m2的木箱在水平面上推著前進了10m.
(1)木箱在水平面上前進的速度是多少?
(2)木箱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3)地面受到木箱的壓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玻璃刀的刀刃是金剛石,用金剛石能夠劃堅硬的玻璃,利用了金剛石具有( 。
A.硬度大的特點B.導熱性能好的特點
C.不良導電性D.透光性好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個小球從斜面上滾下時,越滾越快,它所受的重力( 。
A.大小不變,方向改變B.大小變大,方向不變
C.大小減小,方向改變D.大小不變,方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生活中,常會見到物體從高處下落的運動.如用手拿著一個小球和一張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小球和紙片.我們看到小球先地,紙片后落地.如圖a所示.美國宇航員大衛(wèi)•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錘子和羽毛,看到它們同時落到月球表面,如圖b所示.通過對圖a與圖b所提供的情景的對比:

(1)使我們知道造成紙片比鐵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空氣阻力大小不同 (或紙片比鐵球受空氣阻力大).
(2)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若沒有空氣阻力,不同物體下落快慢相同(或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受空氣阻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或物體受的空氣阻力越小下落越快).
(3)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小球在離地面90m的高處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c 所示(頂點在坐標原點、對稱軸為h軸、h關于t的二次函數(shù)圖象),試通過對圖象的分析得出小球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4s所通過的路程是8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小花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實驗的數(shù)據(jù)如表.這種液體的密度是1.4g/cm3,空量杯的質量分別是20g.
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g346290
液體的體積V/cm3103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小明在課后設計了一個“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1)在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時間的測量越容易,越準確,這是因為夾角越小,小車運動速度越慢,時間越長.
(2)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
路程/cm運動時間/s運動速度/m•s
全程
s1=60
t1=0.5v1=1.2
上半程 s2=60t2=0.3v2=1.0
下半程 s3=s1-s2t3=t1-t2v3=1.5
(3)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小車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填“<”“=”或“>”)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可見小車在斜面上做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已知鐵的密度大于鋁的密度,將質量和體積都相等的空心鐵球和鋁球分別注滿水,再比較它們的質量,則(  )
A.鐵球的質量比較大B.鋁球的質量比較大
C.鐵球和鋁球的質量一樣大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