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用一個自重為0.4kg的動滑輪提起重9.6kg的物體,所用的拉力為60N,繩重與摩擦不計,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小于1(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 對于動滑輪來說,提升物體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繩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為總功,拉力通過的距離是物體升高高度的2倍,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總功之比.

解答 解:
根據(jù)題意可知,有用功W有用=Gh,拉力做的總功為W=Fs,
對于動滑輪來說有:s=2h
所以η=$\frac{{W}_{有用}}{{W}_{總}}$=$\frac{Gh}{Fs}$=$\frac{Gh}{F×2s}$=$\frac{G}{F×2}$=$\frac{9.6kg×10N/kg}{60N×2}$×100%=80%,
可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小于1.
故答案為:小于.

點評 該題考查了動滑輪機械效率的計算方法,難度不大,在計算中注意拉力通過的距離是物體上升高度的2倍.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有一泡沫塊漂浮在水面上,它有的體積3/4露出水面,則它的密度為0.25×103kg/m3.當(dāng)一質(zhì)量為0.4千克的水鳥停在該泡沫塊上時,泡沫塊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則該泡沫塊的體積為5.3×10-4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讓小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關(guān)于小車通過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小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最小
B.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
D.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洗澡水的溫度是70℃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C.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D.正常人10次脈搏的時間約為1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請在下列數(shù)值后寫上合適的單位或換算單位:
(1)一本書的質(zhì)量約為300g;
(2)一只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5×104mg;
(3)1.2t=1200kg;          
3×105g=300kg;
450mg=4.5×10-4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這是質(zhì)量及初溫都相同的甲、乙、丙三杯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時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坐標(biāo)圖象,則( 。
A.甲的比熱容最大B.乙的比熱容最大
C.丙的比熱容最大D.三種液體的比熱容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畫出如圖中光從空氣射入某液體時入射光線對應(yīng)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小華同學(xué)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若鉤碼G重為6N,小華所用的拉力F為4N,鉤碼上升的距離為0.2m,則小華所做的有用功為1.2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明在探究速度的變化時,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從而測量了三個過程的平均速度,其中S2是S1的前半程,S3是S1的后半程.
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
1S1=80cmt1=2.6SV1=28.85cm/s
2S2=40cmt2=1.6SV2=25.0cm/s
3S3=40cmt3=1SV3=4 cm/s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frac{s}{t}$進行測量的;我們需要準(zhǔn)備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