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如圖所示,工人用500N拉力通過滑輪組使重800N的箱子以0.5m/s的速度從地面勻速上升到6m高的三樓上,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問:
(1)滑輪組對箱子做的功是多少?
(2)工人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 (1)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利用公式W有用=Gh得到有用功;
(2)已知物體上升速度,可以得到繩子拉下的速度;已知拉力和繩子拉下的速度,利用公式P=Fv得到拉力的功率;
(3)由圖知,承擔物重的繩子有2段,已知物體上升高度,可以得到繩子拉下的長度;已知拉力和繩子拉下的長度,可以得到總功;有用功與總功之比為機械效率.

解答 解:
(1)滑輪組對箱子做的有用功為W有用=Gh=800N×6m=4800J;
(2)繩子拉下的速度為v=2v=2×0.5m/s=1.0m/s,
工人拉力的功率為P=$\frac{W}{t}$=$\frac{Fs}{t}$=Fv=500N×1.0m/s=500W.
(3)繩子拉下的長度為s=2h=2×6m=12m,
拉力做的功為W=Fs=500N×12m=60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frac{{W}_{有用}}{{W}_{總}}$=$\frac{4800J}{6000J}$×100%=80%;
答:(1)滑輪組對箱子做的有用功為4800J;
(2)工人拉力的功率為500W;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點評 本題考查有用功、滑輪組機械效率和功率的計算,關鍵是根據圖象得出承擔物重繩子的股數,重點是公式和公式變形的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畫出圖中玻璃杯豎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如圖所示,物體重6N,漂浮在水面上,畫出它所受力的圖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所測量的力不能超過其測量范圍
B.使用時只能沿豎直方向測拉力
C.使用前應明確分度值,且應校零
D.使用前輕輕地拉動掛鉤來回運動幾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示,小聰到銀灘游玩時看到有一種沙灘車能在松軟的沙灘上自由飛馳,非常好玩,小聰走近沙灘車時發(fā)現(xiàn)沙灘車的車輪做得比普通車的車輪寬很多,車輪上的花紋也粗很多.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么沙灘車的車輪做得比較寬和花紋比較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中,實驗器材有: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各一個,開關一個,三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導線若干.
(1)根據實物圖甲,在圖乙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2)小組在探究時,先將5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閉合開關前,應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填”左“或”右“)端.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5V,并記下電流值.接著斷開開關,將5Ω電阻更換成10Ω電阻(滑動滑片未動),閉合開關后,接下應做的操作是向右移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電壓表示數為1.5V,并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3)斷開開關,將10Ω電阻更換為15Ω電阻實驗.當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幾乎等于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15Ω電阻發(fā)生斷路(寫出一種即可).故障排除后完成實驗,三次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如下表.分析表中數據所得結論是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電阻R/Ω51015
電流I/A0.300.15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據《解放軍報》2017年2月15日報道,為應對域外大國對我南海的挑釁,我國最新研制的防空利器紅旗-9防空導彈出現(xiàn)在南海軍演中,如圖是該導彈發(fā)射的場景,導彈在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將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所示為某新能源汽車測試,該汽車以甲醇為燃料.質量為1.8×103kg的轎車以1.2×104W的功率先以v1=2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一段水平路面,再以相同的功率沿與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勻速向上爬行.已知斜坡的機械效率為80%,甲醇燃燒值2.7×107J/kg,g=10 N/kg.試求:
①水平路面對汽車的阻力的大。
②汽車爬坡時的牽引力和速度的大。
③設汽車的效率為45%,行駛坡路與平路的路程之比為1:9,該車每100 km理論上要燃燒甲醇的質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甲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這種物質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點是80℃,熔化過程中,該物質的內能變大(選填“不變”、“增加”或“減少”).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如圖乙所示:
(1)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下(選填“上”或“下”)調整;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7.5cm;
(3)接著使燭焰向左移動5cm,此時將光屏移到某一位置,則在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