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根據(jù)下列四圖,在下面空格處填入相應的內容:

(1)甲圖:兩塊鉛擠壓后不易分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2)乙圖:冬天人們手冷后常會搓手,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3)丙圖:帶電體和吸管靠近時會相互排斥,說明它們帶有同種電荷;
(4)丁圖: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分析 (1)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3)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解答 解:(1)甲圖:兩塊鉛擠壓后不易分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2)乙圖:冬天人們手冷后常會搓手,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3)丙圖:帶電體和吸管靠近時會相互排斥,說明它們帶有同種電荷;
(4)丁圖: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故答案為:(1)分子間存在引力;(2)做功;(3)同種;(4)電阻絲的長度.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大型加油機與受油機在空中以同樣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飛行,并給受油機加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油機動能不變,勢能減小B.受油機動能減小,勢能不變
C.受油機動能增大,勢能增大D.加油機動能減小,勢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B.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
C.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D.可能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E.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
器材:體積相等的物體甲、物體乙(甲、乙的密度均比水大,且不溶于水),彈簧測力計,一杯水,一杯鹽水,細繩.

(1)分析比較實驗③④,可以驗證猜想C是正確的;分析比較實驗④⑤,可以驗證猜想D是錯誤的;分析比較實驗①②⑤⑥,可以驗證猜想B是錯誤的(選填“A、B、C、D、E”).
(2)分析比較實驗⑥⑦,可以驗證猜想E是正確的.
(3)該實驗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分子動理論是從微觀角度看待宏觀現(xiàn)象的基本理論,以下現(xiàn)象,能用分子動理論進行解釋的是(  )
A.霧霾的形成B.沙塵暴的形成C.電流的形成D.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歷史上最先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的物理學家是( 。
A.安培B.歐姆C.伏特D.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生活中關于熱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 。
A.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露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
B.北方的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這是汽化現(xiàn)象
C.電冰箱內側壁附有一層白色的冰晶,這些冰晶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打開冰箱門,看見冰箱門口冒白氣,這是汽化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2014年11月APEC會議在北京懷柔雁棲湖舉行,主場館“日出東方大酒店”周圍山水交融,環(huán)境優(yōu)美,也彰顯了綠色環(huán)保理念,如圖,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虛像,這些“倒影”看起來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為有一部分光發(fā)生折射進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他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較甲、乙兩圖,蠟燭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填選“有”或“無”)關.
(2)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結論:物體在塑料膜所成的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填選“有”或“無”)關.
(3)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倒立(填選“正”或“倒立”)的實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4)夏天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形成的原理與之相同(填選“相同”或“不同”),這些光斑是太陽的像(選填“像”或“影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小明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稱量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由圖中可以看出,小明在操作時的一個錯誤是砝碼與燒杯放反了位置.小明糾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天平平衡時,砝碼及游碼對應的刻度如圖乙所示,則小燒杯的實際質量為23.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