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小明同學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的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B是一木塊.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關系.
(2)該實驗利用了轉換法,通過觀察木塊來判斷鋼球(選填“鋼球”或“木塊”)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不能(能/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鋼球沿斜面滾下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填鋼球的能量轉化).實驗發(fā)現(xiàn)鋼球下滑的高度越高,木塊被撞擊得越遠,由此得出的探究結論是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4)若想用該實驗探究汽車“超載”帶來的安全隱患,還需增加的實驗器材是不同質量的鋼球.

分析 (1)要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應控制質量不變,改變速度,所以應讓同一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
(2)此實驗把動能的大小轉換為木塊被撞擊后滑行的距離,距離越遠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和木塊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永遠運動下去.
(3)該實驗利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同一鋼球保證了質量相同,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越遠,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說明木塊的動能越大,從而得出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動能越大.
(4))動能大小跟質量和速度有關.在探究動能大小跟質量關系時,控制速度大小不變.

解答 解:(1)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的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鋼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不同,該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關系;
(2)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撞擊后滑行的距離的大小來間接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該方法是轉換法.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小車和木塊將永遠一直運動下去,沒有運動距離的遠近之分,就不能達到比較距離來比較動能的目的了.
(3)鋼球沿斜面滾下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增加,在該過程中鋼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讓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就不同,鋼球推動木塊做功,運動距離越遠,做功越多,動能越大.所以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得結論是: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4)為了研究汽車超載問題,實驗中應增加不同質量的鋼球進行比較,得到的結論是:小車的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故答案為:(1)速度;(2)轉換;木塊;鋼球;不能;(3)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質量相同的物體,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4)不同質量的鋼球.

點評 明確本實驗中研究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反映動能多少時運用了轉換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是探究電流熱效應的實驗裝置.燒瓶內裝有質量和初溫完全相同的煤油,銅絲和鎳鉻合金絲的長度、橫截面積均相同,則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甲圖中,探究的是電流產(chǎn)生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B.在乙圖中,可以探究電流產(chǎn)生熱量與通電時間的關系
C.在甲圖中,閉合開關一段時間后,兩個瓶中溫度計升高的示數(shù)相同
D.在乙圖中,相同時間內,電流越大,溫度計的示數(shù)升得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凸透鏡、蠟燭、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
(1)此時的物距為15cm,要使光屏在像的位置,在蠟燭和透鏡不動的情況下,光屏就向右(填“左”或“右”)移動,直到屏上的像清晰為止;
(2)在完成(1)的基礎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透鏡不動,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3)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要使蠟燭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該將光屏向上移動;
(4)換用另一塊凸透鏡,再次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到同一水平高度后,在光具座上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燭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或等于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麗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甲、乙、丙三次實驗.讓鐵球從同一斜面上某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紙盒相碰,鐵球與紙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

(1)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應選用甲、乙兩圖;實驗中應保證鐵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使質量不同的鐵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
(2)選用甲、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3)該實驗是通過觀察紙盒被鐵球推動距離來比較鐵球動能的大小,這種物理研究方 法的是轉換法.
(4)若水平面絕對光滑,鐵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小明利用如圖甲、乙兩組不同的滑輪組進行了5次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1)表格中前四組數(shù)據(jù)是用圖甲滑輪組測出的,在圖甲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實驗次數(shù)動滑輪重
G/N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高度
h/m
繩自由端
拉力F/N
繩自由端
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10.510.10.70.347.6
20.510.20.70.647.6
30.520.11.10.360.6
40.540.120.3
5140.10.5
(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3)表格中編號①數(shù)據(jù)應為66.7;根據(jù)圖乙中測力計可知編號②數(shù)據(jù)應為1.6N.
(4)由表中第1、2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5)由表中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被提升的物重有關.
(6)由表中第1、2組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動滑輪質量越大),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7)有同學認為:“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你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選填“正確”或“錯誤”).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數(shù)據(jù)中4、5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來判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實驗中,根據(jù)海綿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甲、乙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選填“越大”或“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系為p=p (選塒“>”“<“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首先用實驗測出大氣壓強值的科學家是托里拆利,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013×105 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7.如圖所示,AO為入射光線,ON為法線.請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小明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5次測量,記錄數(shù)
據(jù)如表,前4組數(shù)據(jù)用圖甲裝置測得,第5組數(shù)據(jù)用圖乙裝置測得.

實驗 次數(shù)
動滑輪 重 G 動
/N
物重
G/N
鉤碼上升高度 h/m動力
F/N
動力作用點移動距 離s/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10.510.10.70.347.6
20.510.20.70.647.6
30.520.11.10.360.6
40.540.120.3
5140.10.550
(1)請根據(jù)前四組數(shù)據(jù),在圖甲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實驗中應該讓物體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同時注意使視線始終和測力計的刻度板面垂直.
(3)表格中編號①、②處數(shù)據(jù)分別為66.7 和1.6.
(4)由表中第 3、4 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
(5)有的同學認為:“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你是用小明收集數(shù)據(jù)中的第4、5兩 組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來判斷這句話是錯誤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