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Rt△ABC中,∠A=90°,AB=3cm,AC=4cm.
(1)以斜邊BC上距離C點2cm的點P為中心,把這個三角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至△DEF,并且DF交AC于點N,交BC于點Q,EF交AC于點M,則PQ的長為多少cm?
(2)在(1)的條件下,求旋轉(zhuǎn)后△DEF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S;
(3)以斜邊BC上距離C點xcm的點P為中心(P不是B、C),把這個三角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至△DEF,設(shè)△DEF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求出y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及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答案】分析:(1)根據(jù)以斜邊BC上距離C點2cm的點P為中心,把這個三角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至△DEF,可以得出PF=PC,△PCM≌△PFQ,△PFQ∽△ACB,即可求出答案;
(2)根據(jù)△PMC∽△ABC,相似比PC:AC=2:4=1:2,可求S△PMC;已知PC、S△PMC,可求PM,從而可得PQ,CQ,再由△NQC∽△ABC,相似比為CQ:CB,利用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S△NQC,用S四邊形NQPM=S△NQC-S△PMC求面積.
(3)點P從C點逐漸向B移動時,有三種情況,它是由BC上的三段組成的P點的三個取值范圍,如圖所示,即P在CP1上、P在P1P2上、P在P2B上這三段.其中的P1、P2是兩個特殊的位置:P1的位置是FD與AB有部分重合;P2的位置是FE過A點.首先求出CP1的長.對于圖2中的P1位置,即是下圖1中,當AN=0時的情況.由PC=x及△FNM∽△CPM∽△CAB,可得MC=x,MN=x,所以NC=NM+MC=x,從而AN=AC-NC=4-x,由AN=0求出x=;對于圖2中點P2的位置,容易求得P2C=,
①當P在CP1間,即0<x≤時,可以求出函數(shù)解析式;
②當P在P1P2間,即<x≤時,由y=S△ABC-S△CPM可以求出函數(shù)解析式;
③當P在P2B間,即<x<5時,求出函數(shù)解析式.
解答:解:(1)∵以斜邊BC上距離C點2cm的點P為中心,把這個三角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至△DEF,
∴PF=PC,△PCM≌△PFQ,△PFQ∽△ACB,

,
∴PQ=1.5;

(2)∵∠A=90°,AB=3cm,AC=4cm,
∴BC=5,PC=2,S△ABC=6,
∵S△PMC:S△ABC=1:4,即S△PMC=,
∴PM=PQ=
∴QC=,
∴S△NQC:S△ABC=QC2:BC2=(2:52,
∴S△NQC=,
∴S四邊形NQPM=S△NQC-S△PMC=1.44cm2

(3)點P從C點逐漸向B移動時,有三種情況,它是由BC上的三段組成的P點的三個取值范圍,
見圖所示,即P在CP1上、P在P1P2上、P在P2B上這三段.其中的P1、P2是兩個特殊的位置:P1的位置是FD與AB有部分重合;P2的位置是FE過A點.下面先求出CP1的長.
對于圖2中的P1位置,即是下圖1中,當AN=0時的情況.由PC=x及△FNM∽△CPM∽△CAB,可得MC=x,
MN=x,∴NC=NM+MC=x+x=x,
從而AN=AC-NC=4-x,
由AN=0,解得x=;(10分)
對于圖2中點P2的位置,容易求得P2C=.(11分)
①當P在CP1間,即0<x≤時,
y=S△FPQ-S△FNM=S△CPM-S△FNM
=PC•MP-FN•NM
=x•x-×x•x=x2,(12分)
②當P在P1P2間,即<x≤時,y=S△ABC-S△CPM=6-•x•x=6-x2;(13分)
③當P在P2B間,即<x<5時,y=S△MPB=•(5-x)•(5-x)=(5-x)2.(14分)
故:當0<x≤時,y=x2;
<x≤時,y=6-x2;
<x<5時,y=(5-x)2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旋轉(zhuǎn)變化前后,對應(yīng)點到旋轉(zhuǎn)中心的距離相等以及每一對對應(yīng)點與旋轉(zhuǎn)中心連線所構(gòu)成的旋轉(zhuǎn)角相等.據(jù)此得判斷出相等的對應(yīng)角,得到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解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莆田質(zhì)檢)如圖,在Rt△ABC中,∠C=90°,∠BAC的平分線AD交BC于點D,點E是AB上一點,以AE為直徑的⊙O過點D,且交AC于點F.
(1)求證:BC是⊙O的切線;
(2)若CD=6,AC=8,求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C=90°,AC=6cm,BC=8cm,AD和BD分別是∠BAC和∠ABC的平分線,它們相交于點D,求點D到BC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C=90°,∠A=30°,BC=1,將三角板中一個30°角的頂點D放在AB邊上移動,使這個30°角的兩邊分別與△ABC的邊AC、BC相交于點E、F,且使DE始終與AB垂直.
(1)畫出符合條件的圖形.連接EF后,寫出與△ABC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2)設(shè)AD=x,CF=y.求y與x之間函數(shù)解析式,并寫出函數(shù)的定義域;
(3)如果△CEF與△DEF相似,求A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BD⊥AC,sinA=
3
5
,則cos∠CBD的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別為邊AB、BC的中點,連接DE,點P從點A出發(fā),沿折線AD-DE-EB運動,到點B停止.點P在AD上以
5
cm/s的速度運動,在折線DE-EB上以1cm/s的速度運動.當點P與點A不重合時,過點P作PQ⊥AC于點Q,以PQ為邊作正方形PQMN,使點M落在線段AC上.設(shè)點P的運動時間為t(s).
(1)當點P在線段DE上運動時,線段DP的長為
(t-2)
(t-2)
cm,(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當點N落在AB邊上時,求t的值.
(3)當正方形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五邊形時,設(shè)五邊形的面積為S(cm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