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數(shù)軸是初中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利用數(shù)軸可以將數(shù)與形完美結(jié)合.研究數(shù)軸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重要的規(guī)律:例如,若數(shù)軸上點 A , B 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 a , b ,則 A , B 兩點之間的距離AB=,線段 AB 的中點M 表示的數(shù)為.如圖,在數(shù)軸上,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8,220

1)如果點A和點C都向點B運動,且都用了4秒鐘,那么這兩點的運動速度分別是點A每秒_______個單位長度、點C每秒______個單位長度;

2)如果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的正方向運動,點C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的負方向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請問當這兩點與點B距離相等的時候,t為何值?

3)如果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的正方向運動,點B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的正方向運動,且當它們分別到達C點時就停止不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線段AB的中點為點P;

① t為何值時PC=12;

② t為何值時PC=4

【答案】12.54.5;(2t47;(3)①;②20

【解析】

1)根據(jù)數(shù)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求出AB的長和BC的長,然后根據(jù)速度=路程÷時間即可得出結(jié)論;

2)分點A和點C相遇前AB=BC、相遇時AB=BC和相遇后AB=BC三種情況,分別畫出對應的圖形,然后根據(jù)AB=BC列出方程求出t的即可;

3)①分點B到達點C之前和點B到達點C之后且點A到點C之前兩種情況,分別畫出對應的圖形,利用中點公式、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和PC=12列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

②分點B到達點C之前和點B到達點C之后且點A到點C之前兩種情況,分別畫出對應的圖形,利用中點公式、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和PC=12列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

解:(1)∵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8,2,20

AB=2-(-8=10,BC=202=18

∵點A和點C都向點B運動,且都用了4秒鐘,

∴點A的速度為每秒:AB÷4=個單位長度,點C的速度為每秒:BC÷4=個單位長度,

故答案為:;

2AC=20-(-8=28

∴點A和點C相遇時間為AC÷(13=7s

當點A和點C相遇前,AB=BC時,此時0t7,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運動的路程為1×t=t,點C運動的路程為3×t=3t

∴此時AB=10tBC=183t

AB=BC

10t=183t

解得:t=4;

當點A和點C相遇時,此時t=7,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和點C重合

AB=BC

t=7;

當點A和點C相遇后,此時t7,如下圖所示

由點C的速度大于點A的速度

∴此時BCAB

故此時不存在t,使AB=BC

綜上所述:當A、C兩點與點B距離相等的時候,t47

3)點B到達點C的時間為:BC÷3=6s,點A到達點C的時間為:AC÷1=28s

①當點B到達點C之前,即0t6時,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所表示的數(shù)為-8t,點B所表示的數(shù)為23t

∴線段AB的中點P表示的數(shù)為

PC=20-(2t3=12

解得:t=;

當點B到達點C之后且點A到點C之前,即6t28時,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所表示的數(shù)為-8t,點B所表示的數(shù)為20

∴線段AB的中點P表示的數(shù)為

PC=20-(=12

解得:t=4,不符合前提條件,故舍去.

綜上所述:t=時,PC=12

②當點B到達點C之前,即0t6時,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所表示的數(shù)為-8t,點B所表示的數(shù)為23t

∴線段AB的中點P表示的數(shù)為

PC=20-(2t3=4

解得:t=,不符合前提條件,故舍去;

當點B到達點C之后且點A到點C之前,即6t28時,如下圖所示

此時點A所表示的數(shù)為-8t,點B所表示的數(shù)為20

∴線段AB的中點P表示的數(shù)為

PC=20-(=4

解得:t=20

綜上所述:當t=20時,PC=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的兩邊、分別在軸、軸上,點在邊上,以為中心,把旋轉(zhuǎn),則旋轉(zhuǎn)后點的對應點的坐標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里,水平圓桌面上有甲乙丙三個圓柱形容器(容器足夠高),底面半徑之比為1:2:1,用兩根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高度處連接(即管子底端離容器底5cm),現(xiàn)三個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如圖所示.若每分鐘同時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開始注水1分鐘,乙的水位高度為cm,則開始注入________分鐘的水量后,甲與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整的地面上,由若干個完全相同的棱長為10 cm的小正方體堆成一個幾何體,如圖①所示.

(1)請你在方格紙中分別畫出這個幾何體的主視圖和左視;

(2)若現(xiàn)在手頭還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如果保持這個幾何體的主視圖和俯視圖不變,

.在圖①所示幾何體上最多可以添加 個小正方體;

.在圖①所示幾何體上最多可以拿走 個小正方體;

.在題Ⅱ的情況下,把這個幾何體放置在墻角,使得幾何體的左面和后面靠墻,其俯視圖如圖②所示,若給該幾何體露在外面的面噴上紅漆,則需要噴漆的面積最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高鐵的速度比動車的速度快50 km/h,小路同學從蘇州去北京游玩,本打算乘坐動車,需要6h才能到達;由于得知開通了高鐵,決定乘坐高鐵,她發(fā)現(xiàn)乘坐高鐵比乘坐動車節(jié)約72 min.求高鐵的速度和蘇州與北京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邊長為4的等邊三角形ABC中,E是對稱軸AD上的一個動點,連接EC,將線段EC繞點C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FC,連接DF,則在點E運動過程中,DF的最小值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16,OAB中點,點C在線段OB上(不與點O,B重合),將OC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270°后得到扇形COD,APBQ分別切優(yōu)弧于點P,Q,且點P QAB異側(cè),連接OP

(1)求證:APBQ;

(2)當BQ=4時,求扇形COQ的面積及的長(結(jié)果保留π);

(3)若APO的外心在扇形COD的內(nèi)部,請直接寫出OC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求不等式(2x﹣1)(x+3)>0的解集.

解:根據(jù)“同號兩數(shù)相乘,積為正”可得:①或 ②

解①得x>;解②得x<﹣3.

∴不等式的解集為x>或x<﹣3.

請你仿照上述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求不等式(2x﹣3)(x+1)<0的解集.

(2)求不等式≥0的解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nóng)科所對甲、乙兩種小麥各選用10塊面積相同的試驗田進行種植試驗,它們的平均畝產(chǎn)量分別是=610千克,=608千克,畝產(chǎn)量的方差分別是="29." 6,="2." 7. 則關于兩種小麥推廣種植的合理決策是 ( )

A. 甲的平均畝產(chǎn)量較高,應推廣甲

B. 甲、乙的平均畝產(chǎn)量相差不多,均可推廣

C. 甲的平均畝產(chǎn)量較高,且畝產(chǎn)量比較穩(wěn)定,應推廣甲

D. 甲、乙的平均畝產(chǎn)量相差不多,但乙的畝產(chǎn)量比較穩(wěn)定,應推廣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