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地相距300千米,一輛貨車和一輛轎車分別從甲地開往乙地轎車的平均速度大于貨車的平均速度,如圖,線段OA、折線BCD分別表示兩車離甲地的距離單位:千米與時間單位:小時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線段OA與折線BCD中,______表示貨車離甲地的距離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求線段CD的函數(shù)關系式;
貨車出發(fā)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答案】(1)線段OA表示貨車貨車離甲地的距離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2);(3)貨車出發(fā)小時兩車相遇.
【解析】
(1)根據(jù)題意可以分別求得兩個圖象中相應函數(shù)對應的速度,從而可以解答本題;
(2)設CD段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y=kx+b,將C(2.5,80),D(4.5,300)兩點的坐標代入,運用待定系數(shù)法即可求解;
(3)根據(jù)題意可以求得OA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從而可以解答本題.
線段OA表示貨車貨車離甲地的距離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理由:千米時,,
,轎車的平均速度大于貨車的平均速度,
線段OA表示貨車離甲地的距離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故答案為:OA;
設CD段函數(shù)解析式為,
,在其圖象上,
,解得,
段函數(shù)解析式:;
設線段OA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
,得,
即線段OA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
,解得,
即貨車出發(fā)小時兩車相遇.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人先后從公園大門出發(fā),沿綠道向碼頭步行,乙先到碼頭并在原地等甲到達.圖1是他們行走的路程y(m)與甲出發(fā)的時間x(min)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
(1)求線段AC對應的函數(shù)表達式;
(2)寫出點B的坐標和它的實際意義;
(3)設d(m)表示甲、乙之間的距離,在圖2中畫出d與x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標注必要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研究正方形的有關問題時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道題:“如圖①,在正方形ABCD中,點E是CD的中點,點F是BC邊上的一點,且∠FAE=∠EAD.你能夠得出什么樣的正確的結(jié)論?”
(1)小明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EF⊥AE.請你對小明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論加以證明;
(2)小明之后又繼續(xù)對問題進行研究,將“正方形”改為“矩形”、“菱形”和“任意平行四邊形”(如圖②、圖③、圖④),其它條件均不變,認為仍然有“EF⊥AE”.你同意小明的觀點嗎?若你同意小明的觀點,請取圖③為例加以證明;若你不同意小明的觀點,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CD,∠1=∠2,DB=DC.
(1)求證:△ABD≌△EDC;
(2)若∠A=135°,∠BDC=30°,求∠BCE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線段AB和CD表示兩面鏡子,且直線AB∥直線CD,光線EF經(jīng)過鏡子AB反射到鏡予CD,最后反射到光線GH.光線反射時,∠1=∠2,∠3=∠4,下列結(jié)論:①直線EF平行于直線GH;②∠FGH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垂直于直線AB;③∠BFE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垂直于∠4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④當CD繞點G順時針旋轉(zhuǎn)90時,直線EF與直線GH不一定平行,其中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已知點E和點F分別在直線AB和CD上,EL和FG分別平分∠BEF和∠EFC,EL∥FG.
(1)求證:AB∥CD;
(2)如圖,點M為FD上一點,∠BEM,∠EFD的角平分線EH,FH相交于點H,若∠H=∠FEM+15°,延長HE交FG于G點,求∠G的度數(shù);
(3)如圖,點N在直線AB和直線CD之間,且EN⊥FN,點P為直線AB上的點,若∠EPF,∠PFN的角平分級交于點Q,設∠BEN=α,直接寫出∠PQF的大小為(用含α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Rt△ABC中,∠BAC=60°,點O為Rt△ABC斜邊AB上的一點,以OA為半徑的⊙O與BC切于點D,與AC交于點E,連接AD.
(1)求∠CAD的度數(shù);
(2)若OA = 2,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結(jié)果保留π).
【答案】(1)∠CAD的度數(shù)為30°;
(2)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解析】試題分析:(1)連接OD.由切線的性質(zhì)可知OD⊥BC,從而可證明AC∥OD,由平行線的性質(zhì)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證明∠CAD=∠OAD;(2)連接OE,ED、OD.先證明ED∥AO,然后依據(jù)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可知S△AED=S△EDO,于是將陰影部分的面積可轉(zhuǎn)化為扇形EOD的面積求解即可.
試題解析:(1)連接OD,
∵BC是⊙O的切線,D為切點,
∴OD⊥BC.
又∵AC⊥BC,
∴OD∥AC,
∴∠ADO=∠CAD.
又∵OD=OA,
∴∠ADO=∠OAD,
∴∠CAD=∠OAD=30°.
(2)連接OE,ED.
∵∠BAC=60°,OE=OA,
∴△OAE為等邊三角形,
∴∠AOE=60°,
∴∠ADE=30°.
又∵,
∴∠ADE=∠OAD,
∴ED∥AO,
∴
∴陰影部分的面積 = .
【題型】解答題
【結(jié)束】
6
【題目】如圖是由兩個長方體組合而成的一個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根據(jù)圖中所標尺寸(單位:mm),求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中,D是BC的中點,過D點的直線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線BG于G點,DE⊥DF,交AB于點E,連結(jié)EG、EF.
(1)求證:BG=CF.
(2)請你判斷BE+CF與EF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 ∠B、∠D的兩邊分別平行。
(1)在圖1中,∠B與∠D的數(shù)量關系是 ;在圖2中,∠B與∠FDC的數(shù)量關系是 ;
(2)用一句話歸納的結(jié)論為: ;
(3)已知∠α的兩邊與∠β的兩邊分別平行,并且∠α比∠β的3倍少,求∠α、∠β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